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专栏 正文
发私信给动脉网
发送

2

互联网医疗的触角越伸越远,智能电视在里面会是个什么角色?

本文作者:动脉网 2016-01-08 13:02
导语:智能电视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硬件性能越来越强,智能电视已经迎来发展的临界点,并有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互联网医疗风口。

说起互联网医疗,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移动医疗、网上医院、健康大数据等热门概念,却很少有人将智能电视和互联网医疗联系起来。不过随着智能电视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硬件性能越来越强,智能电视已经迎来发展的临界点,并有可能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互联网医疗风口。

互联网医疗的触角越伸越远,智能电视在里面会是个什么角色?

智能电视迎来临界点

过去几年,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纷纷杀入智能电视领域,海信、创维、TCL等传统厂商也加紧引入互联网思维转型升级。各方在产品定义、应用服务、收费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这些尝试标志着智能电视行业正经历产品概念和商业模式上的彻底变革:

即从传播视频内容的物质载体向互联网媒介、智慧家庭中心升级,从追求电视销量、赚取硬件利润向追求用户数量、赚取服务利润升级。

智能电视行业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变革,根本在于这一产品类型已经迎来发展的临界点:

第一,智能电视终端保有量达到亿级,2017年将超2.2亿台

根据奥维咨询、格兰研究、中怡康等研究机构数据,截止2015年6月份,我国智能电视终端保有量(包括智能电视及智能电视盒子)总计超过1.2亿台。


从增量上看,2015年电视销量预计为4429万台,而智能电视销量则将在去年2650万台的基础上增长至4055万台,占比超过91%。

互联网医疗的触角越伸越远,智能电视在里面会是个什么角色?

据行业人士预计,未来2-3年电视销量将稳定在4500万台上下,智能电视所占比重将进一步攀升。即使保守假设未来两年智能电视销量保持每年4000万台的规模,到2017年底,智能电视终端保有量将轻松超过2.2亿台。

第二,智能电视日活跃用户数快速增长,主流品牌均超过400万

在互联网冲击下,国内主流智能电视品牌越来越重视用户服务与运营,在衡量用户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日活跃用户数上,都超过了400万。比如海信与创维酷开的日活跃用户数均达到405万(海信为2015年6月数据,创维为2015年11月初数据),由TCL与长虹合资设立的欢网科技日活跃用户数更是超过了500万(2015年8月底数据)。

第三,创新交互方式和扩展接口的应用

交互方式上,智能电视逐渐摆脱遥控器的单一方式,基于遥控器内置麦克风的语音交互越来越普及,有效范围3-5米的远场语音交互、精确监测人体动作的体感摄像头以及其他一些“黑科技”(比如近期酷开T55的Touchjet,通过红外线监测动作达到“触屏”效果)也开始为一些品牌采用。

扩展接口上,USB已经成为智能电视的标配,WiFi正在逐渐普及,蓝牙也在部分高端电视和智能盒子上得到应用。

可以看到,智能电视终端保有量超过1.2亿台、主流品牌日活跃用户数超过400万,表明智能电视已经拥有坚实的用户基础,而且未来几年还将不断增长;语音、体感摄像头、触控、WiFi、蓝牙等创新交互方式和扩展接口的引入,则将使智能电视的交互性、扩展性迎来质的飞跃。

这一切都预示着,智能电视正在从大屏影音播放器的狭窄定位“破茧而出”,向连接各种周边硬件、承载丰富应用服务的智慧家庭中心升级。在这个大趋势下,医疗健康有可能从现在的边缘地位上升为未来智能电视的主流应用。

智能电视的天然用户群体

目前的智能电视行业,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品牌将年轻人娱乐功能作为主打,并引来传统厂商纷纷效仿。但前景可能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第一,年轻人面临的诱惑选择太多。比如一般的影视综艺,年轻人会更倾向于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观看;如果是以场面、特效为主打卖点的电影大片,去电影院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从游戏功能来看,年轻人随身游戏有手机、平板,重度游戏有个人电脑和PS4、XBOX等主机。相比之下,智能电视操控不够便捷、画质不够精美,同样很难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第二,年轻人的生活场景以外地和室外为主,如在外地求学工作、在室外消费娱乐。智能电视则更适合在家庭场景中使用,对年轻人的意义十分有限。

如果将视线从年轻人转向老人、幼儿以及孕期女性,会发现他们是智能电视的天然用户群体。

对于这三个群体来说,家庭是他们生活中最主要的场景,电视是陪伴他们时间最多的产品。同时他们也是一个家庭中最容易被疾病问题困扰、对医疗健康服务最有需求的人群。如果性能和体验达到足够水准,智能电视完全有可能成为家庭场景下医疗健康服务的首选智能终端。

而且,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和二孩政策放开,老人、幼儿和孕期女性的整体规模将会继续扩大,这为电视医疗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用户基础。

电视医疗现状一:硬件已达下风口

在智能电视切入到医疗健康领域之前,全国各地的有线电视已经做出过一些尝试:

互联网医疗的触角越伸越远,智能电视在里面会是个什么角色?

总体来看,有线电视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并不成功。

有业内人士向动脉网表示,其实有线电视的网络质量是高于宽带网络的,尤其是在点对点传输方面,有线网络能够适应网上诊疗访问量暴增的情况。但有线电视的不足在于,其电视业务盈利丰厚,缺乏足够动力去开拓前景不明的医疗健康业务;而且传统机顶盒功能单一、性能落后,难以承载电视直播之外的应用服务。另外有线电视用户的使用习惯偏重在收看电视,对医疗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很低。

值得关注的是,天威视讯和华数集团作为两家上市企业,处于经济发达、市场竞争充分的深圳和浙江,他们对电视医疗的推动或许会更有成效。

国外厂商在电视医疗方面也有所尝试,其中日本厂商最为积极。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日本三鹰市医师协会与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合作电视远程问诊,近几年三菱和松下分别推出与监测模块配合、监控身体数据的智能电视,三菱更是进一步探索发展俱乐部式个人健康管理服务。

相比之下,美国厂商似乎对电视医疗不太热衷,但Apple TV暗含着发展医疗健康服务的潜力。

苹果公司为Apple TV打造的tvOS,是基于iOS、根据客厅使用环境重新设计的。硬件方面配备64位A8处理器、2GB内存、32GB或64GB存储空间,支持10/100Mbps以太网和WiFi 802.11a/b/g/n/ac,操控方面支持全新Siri Remote/Apple TV Remote。另外有消息称,Apple Watch的下一次更新将增加Apple TV遥控器功能。从系统和硬件配置来看,Apple TV是能够连接智能医疗硬件、承载各种医疗健康应用的。

而且根据有关消息,Apple TV下的tvOS App Store将新增Health&Fitness类目,或许医疗健康应用不久后就会面市。

与国外的情况类似,中国智能电视最受瞩目的业务集中在视频和游戏,医疗健康受到的关注度和参与者要少得多。

创维曾于2012年推出主打云健康的智能电视,不过进入2014年后,创维云健康电视就淡出市场。成都物联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推出过一套家庭智能电视医疗系统,定位为远程在线慢病管理工具,但此后便没有任何消息。这两个项目的遭遇,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早期智能电视开拓医疗服务的艰难现状。

但国内厂商并未就此放弃,创维、长虹、TCL等传统厂商和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品牌纷纷推出与智能电视医疗相关的发展规划、合作计划、应用服务或硬件产品:

不过上述厂商的种种计划尚未完全落地,目前已经推出市场、以医疗健康作为主打功能的智能电视系统平台主要是清华同方的云罐。

云罐是清华同方在智能电视盒子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而来,能够连接市面上流行的智能医疗硬件和承载丰富应用服务的、一站式满足娱乐、教育、医疗、金融、智能家居等需求的智能家庭生态系统。



在医疗健康方面,云罐已经推出针对老人群体的智星智能腕表,具有监测和呼救等功能。下一步将推出包括血脂仪、血压仪、脂肪仪、体重秤、耳温枪、计步器、无线接收器等的健康7件套。

除此之外,云罐还将展开开放合作模式,未来会与线下更多医院、医生达成合作,着力解决普通家庭健康管理和看病难等问题。由此,云罐初步搭建起涵盖数据监测与处理、多平台多终端共享互动、远程咨询与线下导诊等多个环节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 电视医疗现状二:软件之争刚刚开始

应用软件方面,目前主要有医疗综合、健康监控、资讯工具、健身运动四大类(下载量根据奇珀、沙发、ZNDS、当贝4个应用市场统计,未纳入电视厂商预装软件情况):

医疗综合类(8个):


健康监控类(3个):


资讯工具类(8个):


健身运动类(5个):

可以发现,医疗、健康、养生等方面的知识资讯是目前电视应用的主流功能,医疗综合类、资讯工具类、健身运动类都是以此作为主打或唯一功能。表现形式以视频为主,文字为辅。这符合电视用户根深蒂固的观看视频的使用习惯,是难度相对较小的切入点。

部分应用开通了咨询问诊功能,比如春雨家庭医生通过电视连接摄像头可实现视频问诊。但由于摄像头在电视用户中使用很少,故大部分问诊还是要靠电话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和合健康秤、翼家康、康乐有道三款应用通过连接智能医疗硬件监测身体数据,酷玩健身馆通过连接智能健身器材提供全方位的健身服务,显示了智能电视成为智慧家庭中心的潜力。

从商业模式上看,电视端与移动端一样,依然在探索之中。比如春雨家庭医生和丁香医生,本质上是将自身在PC端、移动端积累的优势资源在电视端做一个输出。在移动端都尚未找到盈利模式的背景下,电视端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摸索。

据动脉网了解,春雨家庭医生下一步将在北京率先推出重度垂直的全流程血压管理服务,但收费模式尚未最终确定,盈利潜力仍然需要观察。

有意思的是,电商购物率先在电视医疗领域显现出盈利前景。据健康医帮一CEO马荣华透露,其旗下健康商城已于今年实现盈利。但与引入外部合作方开展商城业务的春雨家庭医生一样,两家公司其实并不打算将电商作为业务重点。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电视医疗要想实现更美好的商业前景,还是需要等待包括电视厂商、互联网医疗企业、智能硬件厂商和广大用户在内的整个行业的成熟。

行业障碍:硬件和交互

客观地说,电视医疗仍处于相当初级的发展阶段,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用户行为习惯上,目前大部分用户使用最多的还是影音游戏功能,对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关注不够。从电视端应用自身来看,在功能设置、UI设计、使用体验等各方面都不尽如人意,阻碍了用户的导入和沉淀。

不过从行业发展的逻辑来看,用户对于智能电视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被硬件和软件的优秀性能、强大功能和良好体验改变的。而应用软件的强大功能、良好体验,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优秀硬件性能的基础之上。

这就如同过去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历程,是在智能手机大幅提升CPU和内存,完善触摸屏、摄像头、加速计和陀螺仪等交互方式,以及WiFi、蓝牙、GPS等成为标配之后,才逐步实现的。

因此,同几年前的智能手机类似,目前横亘在智能电视前方、阻碍医疗健康服务顺利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硬件性能较弱,开放性不佳。除了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品牌电视和传统电视品牌的高端产品外,目前大部分智能电视的硬件性能仍然较弱,与主流智能手机相比落后不少。这造成软件运行速度缓慢,难以承载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的功能,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外部接口方面,蓝牙目前只在少数高端电视上配备,大部分智能电视无法顺畅连接市面上的智能医疗硬件。虽然可以通过USB蓝牙接收器为电视添上蓝牙功能,但从动脉网的实际使用和搜集的用户反馈来看,这种方式的稳定性、兼容性依然不佳。可以说,目前的智能电视某种程度上仍是一个封闭系统。

交互方式不成熟,用户体验差。目前智能电视的主流交互方式仍是遥控器,存在操控不灵敏、体验不流畅、缺乏交互深度、功能单一等问题,限制了医疗健康服务在电视端的功能和体验。

语音交互目前已经被很多智能电视采用,主要是通过遥控器集成麦克风来实现,但功能单一,目前仅有节目搜索、信息查询等基本功能。

国内智能语音厂商科大讯飞、云知声、思必驰等,已开发出面向智能电视的远场语音交互方案,可实现3-5米内的语音交互,能有效提高智能电视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不过目前仅有乐视超级电视3等少数产品采用。

与语音交互相比,体感摄像头、触控等交互方式在智能电视上显得更加边缘化,只能由用户自己购买配件来实现,而推出相关配件的厂商相当地少。目前主要是乐视为其电视产品提供了三款体感摄像头,酷开则通过引入美国Touchjet实现了大屏触控交互功能(通过红外线监测人体动作达到触控效果)。

交互方式的不成熟,不仅让用户体验难以满意,更将契合用户需求的功能拒之门外。比如缺少麦克风和摄像头,电视端便无法用语音、视频方式实现在线咨询问诊功能,于是用户只能流失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了。

如果能将上述问题解决好,医疗健康应用就可以开发出更强大的功能、更优秀的体验,硬件厂商会推出更好适配电视端的医疗产品,广大用户对电视医疗的接受程度、使用习惯也会慢慢随之改变,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行业生态循环。

不过上述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电视厂商率先升级产品思路,在生产制造和系统开发上倾注更多心力,也需要相关零部件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成熟完善,降低成本。

多位行业人士预计,智能电视在硬件性能和交互方式等方面的成熟普及,可能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电视医疗的三个方向

虽然电视医疗不会马上迎来如同移动医疗般的爆发式发展,但在硬件、用户等方面逐渐成熟之前的这段时间,也许正是潜心布局的良好时机。

对于已经积累起一定品牌影响力、医疗资源和用户规模的企业,可以思考如何将自身优势更好地输出到电视用户,为用户构建起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闭环。新兴企业则可以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智能电视这个尚未产生巨头的家庭入口,构建起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

具体来看,电视医疗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 健康教育与医疗咨询。

通过视频方式传播医疗健康知识,是智能电视最容易发力的方向,而且目前主流视频网站大多将精力放在影视、体育等方面,对医疗健康领域重视不够,正好为智能电视留下了机会。如果能够将医疗健康类的内容资源充分整合、运营,其商业价值或许不输于当下火热的影视、体育。

在咨询问诊方面,智能电视可以充分发挥大屏优势,积极采用语音、视频方式,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大屏问诊体验。

不过电视端的咨询问诊可能更适合已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有完善布局的公司,通过电视端可以更完整地触达用户,构筑起跨终端、全流程的服务闭环。

  • 慢性病、孕期及健康管理。

慢性病与健康管理是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结合的重要领域之一,而智能电视的大屏特性和家庭场景则尤其适合老人和孕期女性两个群体。产品开发上应深入思考他们的使用场景和需求特点,比如注重家庭分享和情感交流。体现在功能设计上,应该突出多终端、跨平台共享和多屏互动等功能。

另外,还需要提高对智能医疗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的兼容性,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相整合,为用户提供完整、闭环的的健康服务体系。

在商业模式上,慢性病、孕期及健康管理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擅长硬件的厂商可以加强产品的性能和兼容性,与智能电视的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更好地整合,打造流畅便捷的使用体验;如果在某个专业领域积累深厚,则可以对老人、孕期女性等特定群体提供垂直整合的完整服务方案;对于平台级、生态型企业,他们的大数据、云计算优势和对医疗健康领域重要资源的掌控,将可以在智能电视上获得一个潜力十足的新出口。

  • 家庭医生服务。

智能电视在医疗健康领域最大的机会可能是在家庭医生服务上。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速,社会大众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政府不断加强对“兜底线”民生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医改之下医疗资源和组织结构的重组重构,都预示着中国的家庭医生服务迎来腾飞的契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这意味着未来5年,从中央到地方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家庭医生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行业盛宴中,智能电视将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中低收入人群比重较大,必须寻求一个优质、高效,但同时价格适中,老百姓和政府财政能够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智能电视作为深入每个普通中国家庭的智能终端,随着硬件性能越来越强大、交互方式越来越完善、对智能硬件的兼容性越来越好,将有足够的实力成为整个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首选家庭入口。

在家庭医生与互联网、智能电视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将涌现丰富的创业投资机会。比如面向消费者,存在着智能医疗硬件、垂直整合式家庭医疗健康服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等机会;面向企业及政府,则存在着行业解决方案、家庭医生云平台、医疗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咨询、医疗健康O2O等机会。

【作者介绍】周超,来自动脉网的投稿。如想了解更多互联网医疗创业相关信息,可移步其微信公号:vcbeat。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互联网医疗的触角越伸越远,智能电视在里面会是个什么角色?

分享:
相关文章

专栏作者

动脉网主要关注互联网医疗创业,以媒体的视角,站在新技术重塑医疗保健领域的当下去观察行业脉动。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