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林藠头 | 2014-01-02 17:08 |
像物流的最困难的“最后一公里”一样,导航也面临最后一个环节上的难题:GPS可以锁定到一条街上的一栋楼,但一旦进了室内,停车场、商场,GPS和手机信号都不太管用,在XX Mall看完电影去地下车库半天找不到车,或者明明知道俏江南就在B区13-14店面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是常有的事。
很多大型的公司也在围绕室内导航作部署,今年下半年起,Beacon技术出现频次越来越高。苹果iBeacon为首,高通、Paypal都在推基于低功耗蓝牙的Beacon硬件,外媒BI预测Beacon们将引爆室内交互的下一个浪潮。
什么是Beacon?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之前有撰文介绍:“Beacon技术最简单的理解可以是一个小型的信息基站,而多个Beacon能构成信息服务网络,能应用于室内导航、移动支付、店内导购、人流分析——总之跟人在室内的互联网活动都能联系上。”
因为可以对连接设备进行定位,因此除了导航之外,还可以针对设备推送消息进行精准推广,比如向你手机上发送“前面20米XX店有你曾经在XX导购网站上赞过的毛衣”、“你浏览过8次的Vero Moda黑色连衣裙今天打五折”。
这是国外创业公司Estimote的应用情况,用户在App上收到相关商品折扣信息。
比起引导、创造需求而言,室内导航已经是一个事实上的强需求,而随着Android 4.3的推广加上Apple在iOS上全面兼容iBeacon,这项通讯协议能用在今后的绝大部分移动设备上。因此,现在也有不少创业公司在围绕Beacon技术作文章。
今天有人向小编推荐了一个xBeacon,台湾团队的出品,现在还未公开发售。xBeacon是一个Beacon协议的微型(硬币大小)收发装置,可以像便利贴一样贴在任意位置。用户需要开启指定的应用程式,就可以收到附近商家的商品资讯、折扣信息等等,主要用于信息推送,当安装数量到达一定量级就可以实现室内导航——“在室内遍布基站,在基站周围根据距离、信号强度等建立指纹特征库(信号强度),然后根据多个基站的指纹交叉确定用户的准确位置”,具体原理可以参考《室内导航大揭秘》。不过这个由一个创业公司来推动会有些难度,因此xBeacon选择的还是从精准广告投放切入。
比起没完没了的手环和手表,xBeacon走的算是相对清晰的一个创业方向。智能硬件的方式千万种,为什么一定要纠结于可穿戴呢?
雷锋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