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 正文
发私信给朱恒伟
发送

5

搜狗输入法再诉百度索赔1.8亿元 百度侵权背后是对创新的漠视

本文作者:朱恒伟 2015-11-24 16:03
导语:中国互联网圈儿打知识产权的官司,索赔的最高额能到多少?1

中国互联网圈儿打知识产权的官司,索赔的最高额能到多少?11月23日,搜狗给出了答案。继10月27日搜狗提起对百度输入法侵权专利权诉讼后,搜狗又一次向百度输入法“发难”,分别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9项专利侵权诉讼请求,只不过这一次索赔金额再次升级到了1.8亿元。

有人会说,搜狗这么玩有点兴师动众了。一个输入法产品上,提出1.8亿元的专利侵权索赔额,确实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专利侵权的纪录。而百度给出的回应是“无理取闹”。对于百度的回应,虽然从公关战术上看是可预见的标准“话术”,但也真正体现出了中国互联网界对专利的漠视。

 

搜狗为啥掀起专利维权风暴?

实际上,中国互联网圈子里,向来是乌烟瘴气,放烟雾弹,炒作、造势的动作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也猜测,搜狗提出专利诉讼索赔1.8亿元是哗众取宠之举,是为了吸引眼球,刷刷存在感。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人估计对搜狗和王小川本人的风格不太了解,搜狗向来是技术“洁癖”的公司,把技术和专利视为命根子,所以很少看到搜狗去刷刷朋友圈,如果这么玩,那就不是搜狗了。

先来看一下搜狗这次1.8亿元专利诉讼中的到底包含了哪一项。根据搜狗对外发布的说明,本次诉讼所涉专利除了属于输入法核心技术的互联网词库、智能组词等技术外,还包括了颜文字/图形输入、图片/表情输入、网址补全与导航等周边及个性化功能。其中一项授权公告号为CN 1920754 B的专利(一种向应用程序输入艺术字/图形的方法及系统,搜狗率先将这一技术应用到了输入法中,使用户能够在输入法中使用颜文字等由多个字符拼装得到的表情符号),搜狗提起了1亿元的索赔。

有人奇怪,上个月搜狗提起了8项专利诉讼,索赔8000万元,时隔不足一个月,又追加了9项专利,再度索赔1.8亿元。针对百度输入法一款产品,两次诉讼索赔额加在一起高达2.6亿元,这个数字也真是让外界汗颜了。但也能看得出,搜狗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其实也没必要唏嘘。搜狗输入法开创了“互联网+输入法”的先河,用了9年的时间迭代,是搜狗产品矩阵生态的护城河,安身立命之本,一旦被随意“侵权”的话,那过去9年的努力就打了水漂了。所以,搜狗穷追不舍也是必然。

 

1.8亿元是一种尊重创新的态度

其实,在中国互联网界,在专利和技术研发上一条路跑到黑的企业凤毛麟角。理由也很简单,在知识产权容易被模仿、抄袭,甚至是肆意践踏的恶劣环境里,任何技术专利都很难得到应有的回报。特别是像百度这样手握海量用户和流量资源的大佬,跟在后面抄袭反而是一条捷径,让创新去探路,然后搞拿来主义,最终成就自己,还省得走弯路。在输入法产品上,百度是后来者,显然是想钻这样的空子。

看了眼百度仓促的回应,依然是打太极的套路,还对外称,在获知相关诉讼的第一时间,便向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请了专利无效的宣告。百度还称,搜狗是否拥有相关专利权限,目前尚存在疑问,有待专利部门核查,甚至还给搜狗扣上了“无理取闹”的帽子。熟悉专利大战的人都明白,百度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玩法,提起专利复审就是典型的“拖延”战术。而“无理取闹”一词则形象的体现了百度漠视他人创新成果,自恃大公司的敷衍傲慢。 

可以说,搜狗输入法遭遇的并非是一个个例问题,而是一个产业化的现象。特别是这种技术专利被侵权的行为在互联网界的大佬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如百度这样的BAT阵营中的巨头,也在肆意地侵犯专利权,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这一次,搜狗在输入法产品上连续提起两起高额诉讼,目的也是戳破这层窗户纸,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尊重技术专利”的态度。

所以,有人认为搜狗的这次专利诉讼有点虚张声势,但实际上重塑中国互联网的知识产权环境,这样的诉讼案例还是太少。只有全行业都将技术专利作为行业规则来敬畏,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健康的竞争环境,才会有企业敢于在知识产权和技术研发上长期投入,否则手握专利却很难获益,反而挨打,结果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在技术专利上投入,反而会助长跟风抄袭之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应该为搜狗的专利诉讼请求鼓掌,而不是漠视,更不应该是看笑话的心态。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