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特写 正文
发私信给黄鑫
发送

8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本文作者:黄鑫 2016-05-17 10:52
导语:事件有了新的进展。

上周雷锋网介绍了一款叫Air Case的苹果充电外壳,它由加拿大公司Innoants于2016年4月左右开始在Indiegogo上进行众筹。据称仅有3.8mm厚,并且带着2000多mAh的电池,可以极大延长iPhone的续航时间,看起来很厉害,但是!我们惊讶的发现,原来这款产品竟然有可能是抄袭自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发布了产品的,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充电外壳“酷壳”。并且酷壳除了充电版外还有充电及扩容版,而Air Case只有充电版。

(2016.5.17日更新:事件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联系到了Innoants,据他们表示他们并没有抄袭酷壳的任何设计,并表示酷壳宣称的因为Innoants没有扩容板就是抄袭的说法根本不成立,innoants表示自己不仅有扩容版,还在开发双卡双待版甚至无线充电版,并向雷锋网提交了相关的证据(产品手板图片等等)。只是由于进行与众筹粉丝互动过程中他们发现扩容版属于伪需求,因此没有公布出来,相反无线充电以及双卡双待才是解决用户痛点的需求。而这次最终给众筹粉丝发货的将是他们经过几个版本优化后的产品。并且与他们的团队共同研发充电壳的团队里,还出现了中国ODM商的影子。Innoants表示这些产品都是他们与中国的ODM商共同研发的产物。文章中部给出了同Innoants的部分交流记录。)

外国抄中国?没听说过

说起国产,山寨和抄袭是摆脱不掉的名词,然而这次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大的把握说很有可能是抄袭呢?时间当然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酷壳的充电版于2015年6月上市,扩容充电版外壳从2014年底开始研发,2015年10月开始众筹,并参加了同月的香港秋季国际电子展,而根据Air Case的indiegogo页面来看,他们在2015年6月才开始进行产品设计,彼时酷壳的充电版外壳已经开始销售了。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两个东西长得实在是太!像!了!

下面让我们放出一系列两款产品的对比图,左图均为酷壳,右图均为Air Case,图片都来自它们的众筹页面和官网,大家自己感受一下。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甚至Air Case还把酷壳制作的几张海报和宣传图照搬了过去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如此名目张胆的复制粘贴,换成是国产厂商,早被愤怒的国内外网友和媒体吊起来打了,然而Air Case却在Indiegogo上一路高唱凯歌,目前已经筹得了25万美元的资金。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交流与求证

可是即便事实已经如此明显,我们仍然不敢确定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种抄袭与被抄袭的关系的关系。毕竟诚实的说,国产厂商的恶劣名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甚至对于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充电型手机背壳来说,也不是不存在“设计撞车”的可能。为了更加严谨的求证我们向两方的厂家都发出了沟通的请求,目前,双方公司都已作出回应,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并出示了相应的证据。下面是双方的部分采访内容记录

酷壳的观点:

雷锋网:酷壳的设计和安装方式都是首创的,是吗?

齐昊:是的,酷壳设计的接插件及外观设计都是申请了专利的,我们是全球第一家做出“无下巴”的iPhone背夹电池的厂家,这得益于酷能量团队自主研发的LightSync技术。安装方式也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

雷锋网:如果Air Case是山寨你们的,那它到底山寨到什么程度了?

齐昊:其实这款产品由于还在众筹,没拿到产品之前我们也没有办法确定它们整个到底山寨到了什么程度,但是从他们现有的产品介绍来看,首先外观和安装方式这两点99%应该是抄袭我们的了。尤其是“无下巴”的这种接插件形式被抄走了,还是让人很心疼的。并且外观的差别如此之小,那内部的结构的差别也应该不会太大。并且Air Case在宣传中大范围使用酷壳的宣传资料,也是一种无情的山寨。如果一个品牌连自己对于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的定位和宣传都要抄袭,我们很难相信它会是一款像样的产品。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左图为酷壳,右图为一家著名充电壳厂家Mophie的充电壳,在下巴部分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这点特性在Air Case上有极其相似的存在

雷锋网:你们在设计酷壳的安装方式的时候,是怎样考虑的,有没有比较过别的方法?

齐昊:有的。我们开发的时候其实做了两个版本出来,一种是滑动式,另一种就和普通的手机壳一样是直接嵌套进去的。其实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滑动式的结构对边框强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边框一定要用金属材料制作。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个所有金属边框的背板都没法解决的问题:金属会屏蔽一部分信号,在一些信号不太好的环境下,金属会加剧对于信号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最新一代的酷壳产品上已经基本淘汰了这种滑动式的安装方式。但因为有些消费者确实比较喜欢滑动的安装方式,所以我们仍然保留了滑动式的一些产品线。而这个山寨厂商,相当于捡起了一项已经被我们淘汰的设计。

雷锋网:为什么他们只出了一个充电版,没有出充电扩容版呢?

齐昊:扩容版的门槛是比较高的,因为它需要的一整套的生态开发,从运行的主运算芯片,到硬件架构,到操作系统KUOS再到上层的专属APP,是一个多链条的生态配合才能运作起来发挥出作用,事实上即使是充电版,并且我相信我们有许多特殊的硬件设计是别人不可能轻易抄走的,比如我们的可升级设计,针对未来IOS版本的不断变化我们都可以进行适配升级;比如我们对于第三方兼容数据线的优化支持,可保证即使使用劣质的数据线也不会影响手机充电速度,同时有额外的安全保护机制。

雷锋网:有一个小细节,我看到Air Case的一个评测说它的耳机孔很小,基本只能容纳iPhone自带的耳机和一些头比较细的耳机。我想知道如果他们是抄酷壳的,会不会是把酷壳的这些缺点都一并带过去了。酷壳也有这样的现象吗?

齐昊:是的,因为之前说过我们这个设计需要边框有足够的强度,所以没法在上面留出太大的缺口,要不然强度会不够。这点是没办法的,不过我们比一般产品的优势在于我们没有了那个长下巴,如果有那个长下巴,你就基本不可能把耳机直接插进去了,而要通过一个延长线来插耳机。

雷锋网:关于外壳的选材和工艺酷壳是怎么考虑的?

齐昊:我们现在已经做到第三版了,而我们现在主推的是直接套入式的背壳,使用了同用来制作微软XBOXONE的手柄相同的双色注塑工艺。这种工艺可以让两种不同的材料完美贴合在一起,是比较高端和昂贵的一种工艺。

雷锋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如果Air Case真的是山寨你们的产品的话,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你们产品的信息的?

齐昊:因为我们的第一版充电外壳其实去年的6月就已经开始卖了,所以很可能有一些竞争对手或者别有用意的人买了我们的产品就回去自己研究了。另外,这些厂商如果要山寨,一般都不会直接照搬产品设计,可能会做出一些改动,而他们公布在官网上的信息跟我们的实在是太像了,所以我怀疑其实最终的产品和这上面的信息会有一些差别。而且不管最终他们的设计是怎样的,我相信都会是比较劣质的设计。因为我们的PCB的集成度其实是很高的,不是很好山寨的。所以他们可能是用飞线的方式来解决了电路中一些输出输入的问题。

雷锋网:他们可能会辩解,说自己把这款产品的厚度做到了更薄的程度,比你们还要薄了0.3mm,所以是有所创新的,假设他们是山寨你们,那他们有可能在产品上确实做出了这样的优化吗?你们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有发现这样的提升空间吗?

齐昊:作为一家品牌公司我们的数据有依据且经得住任何人或机构的测试进行复现的,但是AIR CASE在这里很可能只是玩了一个小把戏,它们宣传的厚度数据看起来比酷壳要薄0.3mm,而这个数据其实很有可能只是壳料正常的正负公差值而已, 把工程上的公差值来做为标准的产品厚度,我们是不认同这样“技巧性更薄“的作法的。

雷锋网:对这次的事件,您有什么感想吗?据我们所知,这是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第一次可能被国外厂商如此直接的抄袭。

齐昊:是的,这让我们在震惊很愤怒之余还有了一点小小的自豪感。对于山寨这件事我是这么理解的:中国的企业其实都在山寨与自主创新之间做选择,而多数企业都选择了前者,毕竟创新这条路很艰苦,很寂寞,一个绝妙的想法可以让人兴奋,但它却是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每天都要如履薄冰,惴惴不安。如果你一开始选择了山寨这条路,短期确实能依托于中国巨大的市场,快速获得成功,但是终究不会获得尊重,更重要的是,你的企业也就从一开始就缺失了创新的基因。什么样的产品会被别人山寨,一定是在项目立项之初,就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理念和独创技术的那种产品。

Innoants的观点:

Innoants是一家在加拿大注册,由几个美国人、加拿大人和中国人共同创立的公司,Innoants方面表示他们独立进行了ID结构、基础电路模块的设计和开发,并由一家中国的ODM厂商配合一些外围研发工作。

Innoants项目总监Leo:首先air-case.com不是我们的官网,我们的官网是www.innoants.com,air-case.com这个网站是给我们做众筹的团队为了众筹搭建的,上面的渲染图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众筹产品要求是未上市的新品,所以在没有正式上市的时候不宜放在品牌网站上。先有个简单的众筹页面即可,也就是 air-case.com这个网站。另外我们在外形上没有抄袭酷壳。超薄充电手机壳的外形都大同小异,我们在音量按键,电量显示灯等局部的布局都和酷壳有明显不同。

这是外形部分,其实在功能部分,我们这边也有扩容版的,甚至还准备了无线充电版的。但销售就是这样,必须一步一步的来,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把最好的推向市场,我们对于接下来什么时候众筹扩容版,无线充电版都有自己的销售计划。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研发能力,更不是什么因为没法抄袭所以无法扩容。这都是真正体现不同的地方,但这些外观上怎么看得出来? 我们也不可能把这些放在众筹页面上,用户看不懂,也不需要知道这些。他们只需要知道更薄,更好用就好了。

老实说,手机壳这种东西从外形看起来都差不多, 根本不能简单的用外形相似就判断谁抄谁的。 关键要看技术创新点,真正的功夫在里面。我们的厚度测量绝不是所谓的工差区别。手机壳要和手机完美匹配,差0.1毫米就会导致产品废品率的大幅提升。真正的工差是在千分之几毫米的尺度上才允许的。 我们比其他手机薄0.3毫米,这是我们对电路最优化的结果。

国产厂商惨遭山寨?双方是这样说的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Leo提供了用游标卡尺测量产品厚度的照片,并表示这是工程机的测量结果,实际量产版会更薄

每一点更薄,都是汗水和努力的结晶。更不用说我们还解决了充电发热问题,电池泄漏问题等等技术细节问题。我们不仅已经有了扩容版本,还有无线充电,甚至双卡双待的版本。

至于我们的专利问题,因为我们在加拿大无法申请国内专利,是让我们在国内的一家合作伙伴代理申请的,现在有了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了。

我们确实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并且已经开发了多个版本,因此我们同酷壳不存在谁抄谁的问题。

目前的状况

双方各执一词,目前来看这件事情比较可能是一场乌龙,双方各自用不同的路线研发出了功能类似的产品。其实产品之间在外观上相似确实是很正常的事,但关于整件事情的起因:Air Case在宣传页面上使用了同酷壳用来宣传的极为相似甚至相同的图片这一点,Innoants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只是强调网站上的渲染图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

加拿大的公司同中国产生了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国内研发实力的提升。

相关链接:

酷壳众筹页面官网页面亚马逊美国销售页面

Air Case众筹页面众筹临时页面官网页面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