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AI+ 正文
发私信给刘伟
发送

0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敏芳:医疗人工智能落地,首先要统一思想

本文作者:刘伟 2017-11-13 19:31
导语: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的落地应用必须由熟悉业务的管理者来推动。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陶敏芳:医疗人工智能落地,首先要统一思想

医疗AI很热,大家都这么说。

这波热潮是企业的杰作。虽然偶尔也有医生出来谈论医疗AI,但这种声音毕竟还是太少,而且传播范围有限。某种程度而言,就像瑞金医院胡伟国副院长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的那样,目前医疗AI还只是一场IT界人士的集体自嗨。

当前医疗AI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可以帮助医生做些什么?还存在哪些不足和挑战?医院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人工智能的准备?又该如何参与到这场新技术引导下的医疗产业变革中来?带着这些疑问,雷锋网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六院)副院长陶敏芳女士进行了一次专访。

医院积极引入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

最近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兴起,得益于海量数据的积累和运算能力的提升,这已经成了行业共识。六院等全国闻名的大型医院在数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陶院长介绍,六院全年的门急诊量将近400万,综合考虑复诊和流动人口等因素,每天就诊的人流量在15000-20000之间,可产生上亿条的数据。

但与一些IT专业行业比较,医院的IT技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陶院长坦言,在国家近几年掀起的信息化建设浪潮中,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进展,医院是比较落后的。最近几年医院管理者们也在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包括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用于医院的基本管理和诊断流程优化,比如早期引进的HIS、PACS系统等等。尤其是以六院为代表全国大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陶院长介绍,六院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有两大方面。第一方面,以优化流程为主的信息化建设,包括:

1、预约平台的推广。目前六院正在大力推广自己的手机终端APP,专家将自己的微信号和APP绑定之后,病人就可以通过手机直接预约到专家,专家也能在APP上看到预约自己的患者。目前六院的专家门诊预约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多,算上普通门诊预约率也有百分之三十多。此外,病人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检查报告查询、缴费等全流程操作。预约平台的推广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便利,也让医院的工作进展得更加从容有序。

2、引入了智能化技术对每天的就诊量进行监控和分析。陶院长介绍道:“六院的骨科比较出名,虽然每天有近二十个医生接诊,但有时候还是忙不过来。所以我们开发了一套智能预警系统。当排队候诊的患者比较少时,系统提示绿色,医院无需干预;候诊的患者超过一定数量时系统会发出黄色预警,这时医院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如果系统提示红色预警,那么管理主任和临床主任都必须出动,启动应急措施。

第二方面是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监控,包括OA系统、住院病历管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

今年十月份,六院还通过了HIMSS六级评估,实现了药品、输血、检验、检查等医疗业务闭环,医疗服务的智能化记录、提示、查询和监控,推动了医院综合效率与效益的提升。此外,六院另一个亮点是实现了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从准入、采购、使用到监管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陶院长说道:“虽然医院目前在引入最新的人工智能化技术方面比较薄弱,但我们还是想积极引入这些新技术,例如智能化问询系统以帮助患者找到辅助检查的部门等,方便患者就医,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总体来说,医院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综合管理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大数据方面我们也在努力推进,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医疗资源不足、不均是主要矛盾

但绝大多数基层医院,无论是在人才还是信息化建设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以六院为代表的全国大型医院。

宁波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郑建军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就曾说道,“与西方国家相比,看病难看病贵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矛盾,问题的核心在于我国医生的诊疗能力参差不齐,但很多人只想找国内顶尖的专家,这才是主要矛盾。”虽然国家正尝试以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的模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成效有限。

对此陶院长也深有感触。她对雷锋网说道:“我们大概十五六年前就启动了医联体建设,和很多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和基层社区医院建立起了双向转诊。我们会专门为合作的医院预留10%-20%的专家号,基层社区医院直接就能预约六院的专家。但六院的专家资源也是有限的,如果给每家合作医院预留20%的专家号,五家医院就把六院的资源耗光了。“

陶院长认为,资源有限是未来医疗改革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正是嗅到了医疗资源不足、不均的商机,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开始争相进入医疗AI领域,形形色色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层出不穷。陶院长表示,这些产品肯定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效率。比如平安科技推出的“平安颖像”AI平台,医院每天都要拍摄很多磁共振的影像,平安科技AI平台的模式识别与深度学习系统,可以对数据图像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节约大量时间。再比如医院前台的导诊机器人,可以告诉病人挂哪个科室的号,某个科室怎么走,也能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

但她同时也强调,医院管理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仍然十分有限,会对其持谨慎态度,无法充分应用。另一方面,企业也不清楚医院管理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

医疗人工智能落地需统一思想,多方合作

陶院长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的落地应用必须由熟悉业务的管理者来推动,她说道:“医院管理分为一般管理和业务管理,业务管理所占的比例可能还相对重要一些。”

陶院长认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医院落地应用,医院管理者和企业必须密切合作。“大家首先要达成共识,理念一致,统一思想。我认为统一思想并不是空话套话,只有统一了思想,双方才能沟通,最终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实施”。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的支持,但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主导。因为国家的财力有限,而且国家施行的是预算制的公立医院,行政流程比较复杂,审批周期很长。企业以项目形式参与,以学术研究的形式来推广,效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平安科技的AI医疗平台就是一个多方合作的绝佳范例。平安科技AI平台是开放式的生态平台,可以对接医院、卫生平台、影像厂商、系统集成商、金融企业、保险公司等,实现医疗AI生态模式闭环。

陶院长最后指出,数据质量也是医疗人工智能落地的一大瓶颈,因为算法取决于数据质量。医院里疾病的ICD编码、手术编码都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数据的混乱。数据质量低跟医院过度负荷、管理人员不足有关。虽然医院引进了很多的智能化系统和设备,但需要的管理人员不减反增。要改善数据质量,医院必须有一定的投入,但公立性的医院投入有限,需要企业合作和政府支持才能做得更好。

“我相信算法一定不是问题,只要有足够好的数据。但数据质量的提升需要多方共同合作,这个过程会很艰难,周期也比较长。”陶院长说道。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