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人工智能 正文
发私信给camel
发送

1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本文作者:camel 编辑:郭奕欣 2018-03-02 16:34
导语:邓嘉,曾经ImageNet的第一作者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消息:2 月 26 日,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 2018 年斯隆研究奖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共有 126 名获此殊荣,其中有 17 位华人。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这 17 位华人中,大部分有中国高校学历背景,其中清华大学校友 5 人,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各 2 人,北大、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各有一人。(以上数据统计来自公众号「青塔」)
在这 17 位华人学者中,其中有一位引起雷锋网的特别关注,他就是当年李凯和李飞飞的学生、ImageNet 首篇文章的第一作者、现为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邓 嘉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首先要说一下,斯隆研究奖有多牛。斯隆研究奖是由斯隆基金会自 1955 年起,每年颁发一次,主要是奖励哪些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杰出年轻学者(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起初该奖项主要覆盖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几个领域,随后陆续增加了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计算与演化分子生物学、海洋科学等多个领域。针对获奖者,会给每人分两年发 5 万美元(今年 6.5 万美元)的研究经费;钱虽不多,但是其殊荣却是极大。

这些获得斯隆研究奖的年轻学者可以说是在以上 8 个领域代表了当今(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最有前途的科学研究人员,从其成就和潜力来看,他们或许将成为这些领域的下一代科学领袖。

这当然是有数据支撑的:自 1955 年以来,历届斯隆研究员中已经获得了 45 项诺贝尔奖,16 项菲尔兹奖(注: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69 项国家科学奖章,17 项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章以及其他众多杰出奖项。

邓嘉是谁?

如果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可能对「邓嘉」这个名字并不是很熟悉;但只要是做人工智能的,那么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李飞飞教授以及 2009 年她发表的关于 ImgeNet 的论文和随后极大地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 ImageNet 比赛。而邓嘉当时作为李飞飞教授和李凯教授的博士生,正是 ImageNet 工作的提出者和促进者之一,更是 2009 年那篇影响深远的论文的第一作者。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邓嘉于 2006 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随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 Kai Li(李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7 年,当时李飞飞回到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任职后便开始启动 ImageNet 项目,李凯教授作为支撑,将邓嘉介绍到李飞飞的实验组中。

邓嘉后来表示:「在我看来,这与其他人所做的事情非常不同。我明确感觉到这会改变视觉研究领域的运行方式,但我不知道具体如何改变。」

在随后的工作中,李飞飞等人想到通过亚马逊 Mechanical Turk 上的众包机制来标注数据集。但是 Mechanical Turk 本身也面临一些障碍,很多工作都要由邓嘉以及李飞飞的另外一名博士生 Olga Russakofsky 来解决。例如,每张图片需要多少人过目、某些参与该平台的人试图欺骗系统该怎么办等等。李飞飞的团队最终针对 Mechanical Turk 参与者的行为开发了一批统计模型,确保数据集中只包含正确的图片。

2009 年,李飞飞和她的团队发表了那篇著名的关于 ImageNet 的论文《ImageNet: A Large-Scale Hierarchical Image Database》,而其中邓嘉就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没过多久,这个数据集就迅速发展成一项竞赛,这项比赛通过对数据集中的物体进行识别,选出识别错误率最低的算法。

随后李飞飞、邓嘉等人还就此数据集撰写了多篇文章,以弄清楚怎么用算法来解释这些庞大的数据。

邓嘉一直协助运营 ImageNet 项目,直到 2017 年李飞飞宣布停办 ImageNet

当然在 ImageNet 这条线之外,邓嘉也在走一条自己的路。2012 年,邓嘉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于 2014 年开始担任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至今。在此期间,曾先后获得很多奖项,包括 Amazon Research Award, 2017;ZF TRW Automotive Endowed Research Award, 2017;PAMI Mark Everingham Prize, 2016;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 2015;Yahoo ACE (Academic Career Enhancement) Award, 2014;Best Paper Award, ECCV 2014 等。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 google 学术中显示,从 2013 年至今其论文引用率已经达到 12400 次。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雷锋网了解到,目前邓嘉在密歇根大学运行着一个视觉与学习实验室,该实验室研究的重点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他们希望通过整合知觉、认知和学习来实现人类视觉理解,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去看、思考和学习。在其主导的实验室中现在已经有了 13 名博士生。从其文章数量来看,他们实验组不可谓不丰盛,进入 2018 年之后刚过两个月,他所带领的实验组已经在各大顶会上发表了 6 篇文章

另外16位获斯隆研究奖的华人还有谁?

(来自公众号「青塔」整理)

化  学

chen qia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助理教授

Tianning Diao—美国纽约大学助理教授

Ying Diao—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助理教授

JENNY Y YANG Berkeley—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助理教授

xin zhang—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计算进化分子生物学

Jingyi Jessica Li—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 

Li Zhao—洛克菲勒大学 助理教授

神经科学

Janice Chen—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

数学

吴毅弘—耶鲁大学统计系助理教授 

海洋科学

Xinfeng Liang-南加州大学助理教授

物理学

常翠祖—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Pinshane Huang—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助理教授

Wen Li—波士顿大学助理教授

Yi Li—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助理教授

Tongyan Li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助理教授

Norman Yao—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李飞飞高徒邓嘉获斯隆研究奖,另有16位华人获此殊荣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