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人工智能 正文
发私信给陈彩娴
发送

0

别再声讨零一万物了

本文作者:陈彩娴 2023-11-15 20:09
导语:Transformer 时代,重复造轮子或是 AI 爆发的最大阻碍。

最近两天,由原阿里技术副总裁、深度学习框架 Caffe 发明者贾扬清一则朋友圈引发的关于“国内某大厂新模型套壳 LLaMA 架构”的问题在中国人工智能圈与科技媒体中产生了热烈讨论。

由于贾扬清在国内 AI 圈的号召力极大,且由于贾扬清的朋友圈内容指示称套壳模型的做法是“把代码里面的名字从 LLaMA 改成了他们的名字,然后换了几个变量名”、在 Hugging Face 被海外工程师指出,碰巧几天前零一万物上传到 Hugging Face 的大模型 Yi-34B 被指出其除了有两个张量被重新命名后、完全使用了 LLaMA 的框架,于是:

在黑盒子般的逻辑链推导下,成立不到一年的零一万物成为了贾扬清在朋友圈声讨的“国内大厂”,Yi-34B 也成为了群情炮轰之下的炮灰。

事实上,贾扬清明确指出套壳模型来自“国内大厂”,但由于没有指名道姓,这则朋友圈所引发的猜忌后果甚至可能超出了贾扬清本人的意料。如一位网友所言,大家开始猜忌是阿里、是百度、还是腾讯、华为……进而引发一系列对国内科技创新的唱衰。

而讨论开始后,零一万物官方很快在 Hugging Face 与媒体平台中作出回应,表示团队确实沿用了 LLaMA 与 GPT 基础架构,并会将代码更新,重新命名,以符合大模型开源社区的要求。

尽管如此,风波未有平息的苗头。但在笔者看来,该事件其实值得另一维度的更深讨论,即:1)Transformer 时代,大模型的发展还需要多少种新的架构?2)LLaMA 掀起的开源狂潮背后,比训练架构更重要的大模型训练过程为什么少人问津?

甚至在 Hugging Face 社区提出原帖讨论的海外工程师都自己说:“LLaMA架构没毛病,模型训练才是重中之重。”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llama architecture.

The training is everything.

分析这波热议,相比“目标”的创新,人们似乎更强调“手段”的重复造轮子。


1、架构之于大模型

大模型狂飙 300 天后,人工智能圈开始出现一种声音:反对“重复造轮子”。

尽管行业一致认为,大模型驱动的 AI 新时代只需要少数的通用大模型,但在实践中,模型的数量仍然层出不穷,相形之下,万众期待的“AI 应用”迟迟没有爆发,人工智能时代的“Killer App”更是连轮廓都没有。

今天早上,深圳西丽湖论坛,百度 CEO 李彦宏与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院长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同时用一组数据指出了这个问题:

  • 2023 年 6 月,中国的大模型数量是 79 个,而 2023 年 10 月就增长到了238 个,相当于中国的大模型数量在 4 个月内增长了 3 倍;

  • 截至 2023 年 10 月,仅 Hugging Face 一个平台上就有接近 3 万个文本生成模型(29776)供开发者下载使用。

这两个数据反映了全球的人工智能创新都还处于对模型热情的阶段,距离关注模型以外的产品、应用乃至商用落地模式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是在这一思维范式的惯性下,“套壳 LLaMA架构”成为模型架构创新一派不遗余力抨击的对象。

但对大模型发展来说,与模型数量暴增雷同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更多的模型架构?

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架构,具体数量是多少?在 GPT 大模型的“虹吸效应”下,新的大模型架构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

在 Transformer 一统天下的大模型时代,如青年 AI 学者符尧指出,Transformer 已经固定了大模型的架构,LLaMA 架构沿用 Chinchilla、Chinchilla 沿用 Gopher、Gopher 沿用 GPT-3(GPT-3 又是基于 Transformer),每个模型的架构都是只改一两行、然后将模型重新命名。

基于全球现有的文本生成模型数量已经过万、国内的大模型数量也超过了 200,除零一万物外,如果市场上已发布的每一个大模型都进行了架构上的创新,那么目前国内市场里现存的基于 Transformer 的大模型架构已经超过了 200 个——但没有人会相信这个数字。

事实上,早在今年 5 月,圈内就流传出了不少“某家大模型套壳 XXX”的声音。

在 LLaMA 1 还未开放开源可商用授权时,对于 LLaMA 的“借鉴”就已有不少实践。由于 LLaMA 1 规定其权重不能被用于商业用途,当时圈内最早的做法是:先将 LLaMA 的权重下载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增补。该方法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套壳模型”最终跑出来的权重与 LLaMA 完全不同,但在部分任务上的效果不相上下。

在零一万物之前,不少国内知名的大模型公司都曾经“中过枪”,只是因为没有大 IP 的造势、才没有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而这类“套壳”说法背后的依据,也主要是“沿用 LLaMA 架构”。

但如果仅因为沿用 LLaMA 架构而批评国内的模型没有创新,是有失偏颇的。笔者向多位人工智能技术人员求证后核实:相比架构的创新,训练过程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换言之,大家一致认同,沿用 LLaMA 架构不是问题,训练也是区分各家大模型实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将 LLaMA 架构理解为一个“地基”:雷峰网

如果将大模型比喻成一座房子,那么沿用 LlaMA 架构就是照板打造这座房子的“地基”,但地基以上的房子形状如何设计(即模型的能力),则要看训练过程中的数据与策略等方法论差异。沿用 LLaMA 架构的各家大模型也通常在“房子形状”上各显神通,如训练方法、数据配比。

大模型的训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在抽象的过程。Transformer 之所以被称为“基础(fundational)创新”,没有 Transformer 就没有大模型,是因为 Transformer 已经做了第一层抽象,然后 OpenAI、谷歌、百度、智谱等国内外第一批大模型探路者,包括 Meta 的 LLaMA 在 Transformer 的基础上继续做抽象。相当于,第二层抽象也仍然是在打地基、而非设计房屋形状。

因此,2023 年之后入场的大模型公司,沿用 LLaMA 的架构重新训练,是一种更符合创业公司实际、性价比更高的做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沿用 LLaMA 架构、却没有声明的行为确实“不厚道”,这是需要纠正的。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但相比“重复造轮子”,更多创业者与技术人员认同的方法是,在沿用 LLaMA 等先进架构的基础上,于训练过程中完全使用自家的数据重新训练一遍。尤其对于国内的大模型来说,模型的能力要更加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各家都对数据无比重视。

在零一万物的最新公告中,零一万物也坦承其采用了往通用化逐步收拢的 GPT/LLaMA 的基本架构,但也着重强调:

1)在训练 Yi-34B 与 Yi-6B 的过程中,零一万物的团队也是根据实际的训练框架重新实现了训练代码,用自建的数据管线构建了高质量配比的训练数据集(从3PB原始数据精选到3T token高质量数据 )。

2)在 Infra 部分进行算法、硬件、软件联合端到端优化,以此来实现模型训练效率的提升和极强的容错能力等技术创新。

创始人李开复也在朋友圈发表:全球大模型架构一路从 GPT2 --> Gopher --> Chinchilla --> Llama2 --> Yi,行业逐渐形成大模型的通用标准(就像做一个手机app开发者,不会去自创 iOS、Android 以外的全新基础架构)。01.AI 起步受益于开源,也贡献开源,从社区中虚心学习,我们会持续进步。

别再声讨零一万物了

经过几年的演进,大模型圈里 LLaMA 以开源策略出圈,启发了大模型时代的开源文化,在此之后,全球多数的团队在 LLaMA 基础上进行微调训练。相比强调 “抄”LLaMA,在 LLaMA 基础上所做的技术创新也同样值得关注。


2、目标 vs. 手段

无论何时,技术创新都是驱动生产力进步的轮子。

但在当前的大模型发展中,“重复造轮子”的问题之所以为大家关注,是因为相比模型的数量与架构的比拼,决定整个行业命运的其他两个维度进展太慢:一是创新 AI 应用的涌现,二是成功的商业先例。

如前所述,大多数人都觉得,AI 时代、大模型时代的“Killer App”还没有出现。尤其在中国,大模型的数量增长与实际所爆发的应用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更多人趋向于认为:相比继续“卷”大模型,大家应该将更多重心放在 AI 产品的创新上。雷峰网

同样,在大模型的商业上,即使融资力跑在最前的几家大模型,也还未交出一份可观的商业答卷。

大模型创业公司研究基座模型的用途,与其商业模式息息相关,现有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卖模型,二是做应用。

也是在不确定因素更多的当前,技术路线的选择也成为创业公司需要小心翼翼处理的问题。

如一位 AI 行业从业者指出,选择拥抱不同的生态意味着模型的架构也要不同。目前国内的开源模型中,与 LLaMA 架构不同的模型只有少数,如 GLM、RWKV,但后者的生态丰富度目前几乎还无法与 LLaMA 媲美。因此,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大模型还是围绕 LLaMA 出发,如 IDEA 研究院的 Ziya 大模型就直接叫“Ziya-LLaMA”。

但与此同时,各家大模型也应该注意的一点是:LLaMA 是否为最优解?

一位资深投资者向笔者指出,如果 LLaMA 的架构足够抽象、已经能够囊括所有解的话,那么围绕 LLaMA 的开源与创新自然是最优选择;但万一 LLaMA 不是最优解,大模型创业公司直接在 LLaMA 的基础上研究,只掌握了从 1 到 100、而没有掌握从 0 到 1 的能力的话,届时进展到关键阶段后再回头,就很可能陷入寸步难行的险境。

这也是 LLaMA 开源独领风骚下需要警惕的地方。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别再声讨零一万物了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