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芯片 正文
发私信给包永刚
发送

0

收购芯来,芯原的第二增长曲线浮出水面

本文作者: 包永刚   2025-09-18 18:27
导语:短期不影响业绩,长期改变格局,芯原收购芯来有何野心?

收购芯来,芯原的第二增长曲线浮出水面

作者|包永刚

编辑|林觉民

上月底,国内半导体IP龙头公司芯原半导体宣布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芯来智融,后者是国内知名的RISC-V CPU IP供应商。

“对于芯来而言,被收购就是最好的结局。”多位业内人士都这样认为。

行业分析师嘉铭说,“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芯原而言,其也需要在某一个领域做成头部,增强公司的实力。芯来目前的估值不高,且能够帮芯原在RISC-V领域成为头部,芯来也是芯原理想的收购标的。”

这样看来,芯原收购芯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9月12日芯原的股票交易恢复首日,芯原股份的股价20%涨停,可见市场对这一收购的看好。

实际上,收购芯来并不会在短期内对芯原的业绩产生影响,这笔收购对于芯原有长期的战略意义,其积极的意义在于提升芯原产品组合的实力,不利的影响可能在于,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芯原合作伙伴对其的态度。

芯原旗帜鲜明地支持RISC-V,和Arm的合作关系是否会受到影响?收购芯来,芯原和另外两个重要的RISC-V IP供应商阿里玄铁以及晶心科技的关系如何平衡?

无论如何,在资本市场,芯原需要通过实现盈利,以及证明自身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高的市值。收购芯来正是芯原谋求一个更高市值的选择,而且芯原可能还会谋求下一个收购。

芯原未来可能会收购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更进一步的讨论欢迎添加作者微信BENSONEIT。

收购芯来,芯原的目标是成为RISC-V行业头部

多位业界人士都认为,芯原收购芯来的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成为RISC-V行业的头部。至于背后的原因,可以从收购方以及被收购方芯来分别去解析。

被收购方芯来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首批RISC-V CPU IP供应商之一,累计开发了数十款IP产品。

“芯来在国内和阿里玄铁、晶心科技三分RISC-V CPU IP的天下。”接近芯来的鑫达说,“虽然芯来占的市场份额不算大,但因为公司十分灵活,最接近盈亏平衡的是2023年。”

收购芯来,芯原的第二增长曲线浮出水面

据悉,芯来的RISC-V CPU在嵌入式AIoT市场的表现比较突出,也能够很好满足国内创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对于RISC-V CPU IP的需求。

“芯来总共有100多名员工,工程师大部分都在武汉和西安,相比北京和上海,工程师的人力成本也更低。”鑫达表示。

IP行业资深人士鸿轩也说,“芯来的产品对于客户来说价格很有吸引力,在中低端RISC-V CPU市场表现不错,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得益于其人力成本的优势。”

靠着已有的产品,芯来过去两年年收入六七千万,并且有相对充足的现金流。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了解到,芯来在被收购前的估值在25-30亿元之间。虽然芯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收购芯来的估值及定价尚未确定,但对于一家市值近千亿元的上市公司来说,几十亿换取一块未来的拼图,颇有以一个合适价格买到优质资产的意味。

鑫达认为,“被收购就是芯来最好的结局,否则公司的发展可能会面临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嘉铭也说,“按照芯来的年营收看,芯来想要在港股上市也比较困难,即便上了港股估值可能也会不太理想,被芯原收购确实是一个好结局。”

芯原收购芯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那能够成功收购的下一步呢?

芯原收购芯来之后,芯来的IP应该会提价,因为之前的定价偏低。另外,芯原可能会补上芯来已有产品组合里没有高性能RISC-V CPU。”鸿轩认为,“不过芯原在高性能RISC-V CPU市场没有优势,国内的已经有竞争对手流片了高性能的RISC-V CPU。”

在当前的局势下,进入高性能CPU市场竞争的难度较大。

“IP公司想要盈利的难度本来就大。”鑫达说,“高性能IP的研发和验证的成本动辄数亿元,客户在选择高性能CPU IP时,通常会优先考虑Arm,那些要选RISC-V高性能CPU的客户,也会首先考虑国内已经验证成功的产品,作为后来者要参与竞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更低的价格,但研发成本并不低。芯原收购芯来之后想要进入高性能RISC-V CPU市场难度不小。”

但嘉铭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基于目前RISC-V的生态,做高性能RISC-V产品没有任何优势,还不是一个好时机,继续做中低性能的RISC-V也不错。”

对于芯原收购芯来后是否要做高性能RISC-V CPU IP以及何时做存在分歧,但业内人士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芯原收购芯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RISC-V的行业领导者。

三年前我就认为芯原会收购一家RISC-V公司,芯原主办滴水湖论坛就是很明确的信息。”鸿轩说,“可能是芯原认为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生态等成熟度,那时候还不是好的时间点,经过这几年时间的发展之后,许多坑也被趟过,产品也越来越成熟,选择此时收购也是个好的选择。”

芯原股份在公告文件中写道,芯原以推动 RISC-V 生态发展为切入点,已积极布局RISC-V 行业超过七年。由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和芯原股份共同主办的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已经成功召开了4届。2025年芯原也协助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举办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

“芯原有很好的品牌影响,也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但能拿到的顶级项目很少,这让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芯原的研发能力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强。”鸿轩说,“RISC-V领域还没有公认的领导者,如果芯原能够成为RISC-V领域的头部公司,不仅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对RISC-V芯片的需求,还能帮助客户对于芯片技术实力的认可度。”进一步的细节可以添加作者微信BENSONEIT互通有无。

芯原会给人一种大而不强的感觉,如果能在RISC-V领域做到行业头部,对芯原提升市值将能起到作用。”嘉铭表示。

收购会给芯原增加竞争对手?

从主办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到收购芯来,芯原旗帜鲜明地支持RISC-V,Arm和RISC-V公司都可能会改变对于芯原的看法。

“之前芯原只是积极支持RISC-V,如今收购芯来相当于自己直接下场做RISC-V,这可能会影响Arm与芯原的合作关系。”鸿轩说,“国内的大项目,目前都还是以Arm处理器为主。”

嘉铭对此表示乐观,“目前看手机和数据中心不会用RISC-V CPU,在这些项目中客户会首选Arm的产品,也不会影响芯原和Arm的合作关系。”

实际上,芯原会旗帜鲜明的支持RISC-V背后也有多重因素。“Arm的涨价可能导致客户转向RISC-V,这给了RISC-V慢慢蚕食Arm IP业务的机会。”鑫达说。

“除了涨价,Arm IP对许多客户来说本就不便宜,包括芯原在内的提供芯片定制化服务的公司和客户合作时,能赚的利润空间就会比较小。”芯片分析师昊然认为,“RISC-V有机会帮芯原赚取更多利润。”

但除了Arm之外,RISC-V IP公司也会将收购了芯来的芯原视为竞争对手。

“在芯原没有收购芯来之前,因为两家关系很密切,就让国内另一家RISC-V IP公司对芯原有些意见。”昊然说,“如今芯原收购芯来,其他RISC-V IP公司对待芯原的态度可能会更加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芯来和ASR 、芯动科技等国内多家芯片设计服务公司(Design Service)都有良好的关系,在被收购之后,这些芯片设计服务公司可能更愿意推荐客户采用阿里玄铁和晶心科技的RISC-V IP。

所以业内有观点认为Arm以及RISC-V的IP公司都可能将芯原视为竞争对手,影响和芯原的合作。

持不同观点的业内人士认为芯原和其它RISC-V IP公司的关系会受到收购芯来的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

芯原的下一个收购目标

嘉铭认为,收购芯来只是芯原战略的一部分,芯原接下来还会收购其他IP公司,来提升公司的市值。

2025上半年,芯原股份的两个核心业务都增长明显,IP授权业务收入2.8亿元,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且模拟射频IP收入呈上升趋势。另一核心业务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增长迅猛,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芯原股份在手订单达30.25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3.17%(一季度末为24.56亿元),其中90%为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ASIC业务),81%将在未来一年内转化为收入。

芯原股份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环比增长近150%,其中SoC业务新签订单超7亿元,环比增长700%,同比增长350%;量产业务新签订单4亿元,上半年量产新签订单合计6.65亿元。

“靠着拿到互联网公司以及其他订单,在手订单和新签订单创纪录,让芯原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股价已经翻倍。”昊然认为,资本市场需要新的叙事来维持股价并且推高市值。

“收购芯来对于芯原短期的业绩不会产生影响,短期内影响芯原股价最关键的因素是其与关键大客户的合作进展,如果其与关键大客户和合作有好消息,将有可能进一步推高股价。”嘉铭进一步表示,“至于收购芯来,是芯原为自身寻找的第二增长曲线。芯原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对行业有很深的洞察,我认为他在做逆周期的布局。”

雷峰网注意到,芯片人才的薪资在2022年触顶之后,芯原股份在此后几年就大量招募顶尖的毕业生,每年招募上百人规模。芯原目前IP授权团队有七八百人的规模,芯片定制开发团队有千人的规模,两千人的研发团队对芯原目前的业务比较充足。

昊然认为在国家鼓励并购的号召,芯原接下来并购的方向可能还是IP公司,在并购芯来之后可能会选择并购高速接口IP公司。

芯原已经有丰富的IP组合,但其在做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时,接口IP很多都是购买业内领先公司的产品,芯原在高速接口IP方面还有所欠缺。

从资本角度也解释芯原可能进行下一个收购的可能性,芯原通过定增可以获得收购芯来所需要的资金。另外,芯原股份近千亿的市值,让芯原获得大额度授信额度完成下一笔收购成为可能。

芯原收购芯来之后,国内RISC-V格局将如何演变?芯原是否会进行新一笔收购?更多讨论添加作者微信BENSONEIT。

注,文中鑫达、嘉铭、鸿轩、昊然均为化名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