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金融科技 正文
发私信给陈伊莉
发送

0

华信区块链研究院闫洪坤:四大视角看全球区块链生态发展 | 数博会2017

本文作者:陈伊莉 2017-05-30 20:55
导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监管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和系统化的结构,这里面可能有监管的框架建立,监管工具和监管规范的形成,监管工具要有相应的可操作性。”

华信区块链研究院闫洪坤:四大视角看全球区块链生态发展 | 数博会2017

雷锋网报道,5月27日,2017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论坛在贵阳举办。江苏华信区块链研究院的首席架构师闫洪坤先生出席并发表了全球区块链生态的发展观察。

他主要从技术视角,业务视角,生态视角以及监管视角四个视角来概括了整个区块链的生态体系特点。闫洪坤认为目前区块链还处于早期阶段,国内外皆在技术、业务、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创新。伴随着区块链投资、ICO的增长,比特币引起外界对于区块链更多的关注,不论是应用的深度、应用的广度、应用的类型,还是这些应用在实际过程中的影响力,跟实业产业结合的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行业更多展现出合作而非竞争态势。

论及区块链的创新与监管矛盾,闫洪坤表示其中的可能路径可能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监管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和系统化的结构,这里面可能有监管的框架建立,监管工具和监管规范的形成,监管工具要有相应的可操作性。”

以下是演讲实录,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全球区块链生态的发展观察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将从这四个方面来观察整个区块链的生态体系,包括技术视角,业务视角,生态视角以及监管视角。

技术还不成熟,不断尝试创新

讲区块链肯定离不开技术。区块链发展还是处在早期,整个技术体系发展还非常的不成熟。从技术几个方面出发,包括跨链的技术,共识技术,交易性能,安全等。

  • 首先是跨链,跨链始终是没有办法解决也无法逃避的问题。跨链技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有人说2017年是跨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我也认同这个观点。跨链技术涉及到很多方面。

  • 共识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区块链的安全性核心来自于共识,共识机制也是未来要解决安全性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研究热点在可插拔、新算法引擎、环境适配。很多公司和组织做了很多尝试,像EEA,fabric,Chain.com,腾讯TrustSQL,IOTA。

  • 第三是交易性能。性能跟一些因素紧密相关,包括隔离见证、区块扩容、新共识协议、分区/分片性能优化等。业绩是大家研究的主要方向,像闪电网络、雷电网络等这种技术是逐渐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而比特币的扩容也已经讨论已久。

  • 最后一点安全性,因为毕竟是价值网络,安全性是首要的问题。安全性的尝试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手段,比如同段加密等。

另外一个技术视角是比较国内外的技术。国外在技术的引领性以及发展方向方面更加超前,包括新技术的开发,现有技术的增强等,而我国的优势在于注重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垂直领域的新应用、业务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在某些技术点比如性能、安全性以及本地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些突破。综合来说,国内国外并没有技术上的代差,技术创新能力在增强,业务创新优势逐渐显现。

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入

第二大视角是业务方面。

首先是投资领域,众所周知投资额增长非常迅猛。这是来自CB的一张图,2017年Q1季度投资额达到非常高的1.13亿美元,已经接近于2016年同期水平。

华信区块链研究院闫洪坤:四大视角看全球区块链生态发展 | 数博会2017

另外两个鲜明的趋势就是,ICO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融资渠道。它的成本、竞争力、时效性也得到了印证;比特币大幅上涨(5月30日发稿时回落到1万5左右),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关注度的不断提升。

就应用而言,可以发现,区块链的应用在逐渐深入。不论是应用的深度、应用的广度、应用的类型,还是这些应用在实际过程中的影响力,跟实业产业结合的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新层次。应用领域拓展到医疗、保险、能源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可以看到区块链的影子。不同的公司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试图把区块链的优势和应用结合起来。

呈现合作大于竞争生态业态

第三个视角是生态的角度。生态不仅指区块链本身自有的生态,也包括生态体系里面各主体的微型的生态。

首先从整体来看,整个生态分成公有链和联盟链,两个体系之间存在几点差异。

  • 第一,驱动力不同。公有链主要来自于互联网驱动,联盟链是业务驱动。公有链主要是ICO/VC,联盟链是商业需求。

  • 第二,从模式创新上来讲,公有链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颠覆性商业创新模式。而联盟链的创新主要是业务功能本身的创新,颠覆性不是那么明显,主要的目的是推动行业发展。所以两种模式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生态的主要参与者是以企业以太坊为主的两大体系,这两个体系里面涵盖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IT以及其他的产业巨头。直观而言,传统的IT巨头像IBM、英特尔等都纷纷加入进来,共同构建联盟,寻求共同发展,同时参与范围也在扩大。角色多样,官民结合。此外,行业区域微型联盟非常丰富,国内区块链联盟组织有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等。未来国内国外会有更多的机构产生,机构参与者会促进整个生态迅速的成熟和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从竞争合作关系来看,有非常明显的“区块链特征”。行业秉承了开放的态度,例如拥抱开源运动,参与联盟组织,参与联盟活动,同时都希望把自己内部的技术、业务能力进行开放。

  • 第一,从业者会选择建立一个自主的业务平台,这是为了培养核心话语权以及能力。另外还会申请专利保护,内部进行技术人才的培养。

  • 第二,从业者会广泛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动政府、协会应用进程。同时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行业组织,以及行业会议,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

  • 第三,从微生态的角度来看,区块链企业现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外部的宣传,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非常注重业务的传播,培养美誉度。同时企业也会有意识地通过培训、交流,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技术环境。此外,还包括开展跨行业合作,扩大应用的范围和应用的深度。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区块链行业实际上是合作大于竞争,大家在合作共赢的场景下做大事业。

监管逐渐认同,但挑战依旧

最后是监管视角。其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互联网1.0时代监管并不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但为什么在互联网2.0即区块链早期阶段,监管就这么引人关注呢?主要是因为区块链的特征造成的。

据我们分析,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它对于区块链本身是认同的,这里包含几个方面的认识。

  • 第一是发展趋势,大家都认为区块链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 第二是区块链的影响力,区块链对于金融、生活的影响非常大,变革的必要性也得到了认同。

  • 第三,其中也蕴含着非常多的挑战和后续的机遇。

在这个认同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国政府、监管机构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例如中国政府、英国政府发布了相关白皮书,美国的管理规范也很快在形成,此外日韩、亚太经济区比特币合法化也代表了这种认同趋势。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监管面临着非常多的困境。因为区块链的特征与监管本身目的是存在一些背离的,因此监管手段是非常缺失的。实际上,监管和创新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背离,因为对于区块链这种业务监管太多,可能会扼杀创新,但若缺少监管,这种创新又可能失控。所以特别在互联网模式下面,监管的边界到底在哪,这可能是监管非常困惑的问题。

因此,很多监管者也在这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尝试。监管者也需要在新的监管模式下进行有益的探索。技术与监管的结合是监管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方向。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区块链也是这样。它既可以加强对监管的对抗,也可以为监管所应用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更强监管。实际上央行的数字货币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监管的可能路径在哪儿呢?关于这一块,我们有一些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监管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和系统化的结构,这里面可能有监管的框架建立,监管工具和监管规范的形成,监管工具要有相应的可操作性。

具体的监管情况分成两类。

  • 一类是既有业务的监管。它们面临一个区块链化的过程,也面临一个向区块链化迁移的过程。其中主要涉及到监管模式的优化,监管框架的修改,既有业务的升级进入新业务中去。

  • 另外一类是对于创新业务的监管。这是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监管的模式,确定监管的范围和边界。在下一步监管工具成熟的基础上,将创新业务纳入到监管的范围里去,当然怎么实施可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也是做一个探索。

创新需要一个更大的容忍度,更开放、包容。监管者也需要寻求监管上合理的定位。作为被监管者,我想应该是相向而行,这会给业务合规性带来更大的好处。 

最后,总结一下,区块链包含了开放、共享、协作、融合的精神,这也是所有人需要秉承的一个思想,只有我们秉承这样的思想,区块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雷锋网将会持续跟进数博会区块链精华内容,敬请关注!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数据漫游天地间。 联系可通过上方邮箱或WeChat(请注明身份、姓名、来意,thx)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