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在手上的鼠标Mycestro:3D操控电脑的魔戒kistarter的明星产品Mycestro指戴鼠标,就像是未来式的科幻产品,给用户带来艺术般的操作体验。像戒指一般套在食指上,用户做出交响乐指挥家那样的动作,挥动手指就能操控计算机。播放电影、听音乐、搜索网页、发送邮件甚至是打游戏和写论文都是so easy。
井三胖
2014年12月06日 12:42 -
国内的应用设计教会了老外什么?本文作者DAN GROVER是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他也是微信的产品经理。在经过文化习惯及数字生活上的适应后,发现中国的应用设计与美国的有很大不同。
苏疆之岚
2014年12月06日 11:23 -
12月14日,一场为骑行爱好者定制的沙龙“玩客100”是雷锋网发起的一个针对各类发烧友(我们更愿意叫他们“玩客”)的系列品牌沙龙活动,每期就某一个特定领域邀请3到4位玩客来分享他们的玩物故事和玩法,《骑迹》是我们系列沙龙的第二期。
igao7-老缅
2014年12月05日 10:55 -
靠3D打印能解决住房问题?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一栋独户住宅的成本大约在10000美元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全部的基础设施,例如门窗、厨房和卫生间。同样都是成本低廉,3D打印住房较于福利性政府组屋的优势就是,在生产制造环节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但它能实现吗?
井三胖
2014年12月04日 11:33 -
谷歌眼镜二代设计图曝谷歌最近申请了一份D718765专利,从该专利的设计图上来看,该设备极有可能就是第二代的谷歌眼镜,相比于第一代的外观设计,新一代的谷歌眼镜似乎将所有的原件都集成在了左侧的一块内,并且保留了触摸板和投影屏幕的设计,看看就好。Via PhoneArena
RC
2014年12月04日 10:17 -
面对用3D打印制作的自己,奥巴马也不知道用什么表情好美国的很多博物馆中均陈列了制作精致、栩栩如生的美国历任总统和国家元首的半身像。其中有些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只是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所制作的。作为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半身像也会入驻博物馆,只不过制作他的半身像的方式是之前所有总统半身像的制作中都不曾采用的方式。
Travis
2014年12月03日 19:03 -
钻石流光镜面 OPPO R1C真机曝光此前已入网认证的OPPO 新机R1C爆出实拍图,相比工信部的“证件照”,R1C的流光镜面再度引发关注。相比此前R1\R1S的流光镜面,R1C的镜面添加了钻石切割纹理图案,整体的镜面呈现十足的立体3D质感,流光镜面升级成钻石流光镜面。
igao7-肥威
2014年12月03日 18:10 -
前诺基亚员工打造Thingsee One,旨在变为“传感器万金油”Thingsee看上去像是一部精美的老式寻呼机,其中配置了压力和光线传感器,以及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强计,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它DIY自己所需的应用程序,给自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物联网。
天诺
2014年12月03日 16:21 -
MIT猎豹机器人:机器人里的法拉利DARPA已经制作了所有类型的机器人,从“大狗”到“野猫”以及地面跑的机器人到天上飞的机器人。他们最新的爬行类发明是一个机器人——“cheetah”,它可以奔跑,可以跳跃,甚至可以跳过一些障碍物。它依靠一个静音的电动机运行,使这个机器人具备了像猫一样隐秘的特性
Travis
2014年12月02日 17:55 -
为何我觉得 “开源造车” 这事很扯?目前人们理解的开源造车,其实是指:在不借助工业生产线的条件下,制造各种零部件,最终拼合而成一辆汽车。这些零部件,可能是从其他汽车上拆卸下来的,可能是手工制作的,甚至也可能是3D打印机生产的。
宗仁
2014年12月02日 16:16 -
“单车骑士”们,请查收来自玩客100的邀请函12月14号,玩客100请了四位经历迥然不同的骑行客到玩客100第二期《骑迹》现场来分享他们和骑行的有关的故事,不知道哪一种会和你有共鸣?
haoxiaoru
2014年12月02日 06:54 -
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建造人类太空居所为了减少太空飞船的发射成本(减少负载,降低燃料消耗),NASA首次在太空运用3D打印技术,旨在建造出太空站需要的各种零部件,不仅包括着太空陆架和辐射防护层的建造,也包括宇航员的驻扎营地,比如说火星风化层或是土壤表层,都可以就地取材被用作3D打印营地的原材料。
井三胖
2014年12月01日 16:37 -
Lumia 1020升级版要来啦!配备3D悬浮技术?今天,有用户将这款手机的原型机放到了某宝山拍卖,从图片上看,这款手机的外形和Lumia1020极为相似,背面依然相当的霸气侧漏,跟Lumia 1020一样的“奥利奥”摄像头,并配备了氙气闪光灯。
老编
2014年12月01日 00:31 -
我们怎么看“优酷欺少年”和“少年拍地球”?一篇“少年不可欺”的文章时下在朋友圈刷屏,“少年”讲的故事大概是一支18、19岁的小分队自制气球从太空拍摄地球的励志故事,最后被优酷剽窃创意翻拍变身一支服务(即将上市的)陌陌的广告短片。总结一下便是:少年拍地球和优酷欺少年。
吴德新
2014年11月30日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