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 正文
发私信给王超
发送

0

新加坡新规多次狙击含糖饮料,居民健康问题首要关注货架上的“隐形糖”

本文作者:王超 2022-08-18 19:03
导语:新加坡严格禁糖

近日,新加坡卫生部王乙康在出席活动时宣布,从2023年年底开始新加坡将禁止含糖量与反式脂肪酸较高的饮料进行广告宣传,具体措施将在明年年中公布。王乙康指出,现制饮料、鲜榨果汁及泡泡茶已经逐渐成为新加坡人民摄糖超标源头,为明确饮料中的糖分含量,新加坡卫生部还将采取“Nutri-Grade标签分级制度”,要求售卖的商家在饮料包装及电子菜单中表明糖量与反式脂肪酸含量,进一步推动全民饮食健康化。

据了解,这并不是新加坡首次“限糖”,早在2018年新加坡政府就颁布了面向全社会的征询文件,围绕新加坡居民如何减少摄入糖分议题,从强制性包装正面营养标签、广告监管、提高高糖产品消费税等多个方面提出设想,超84%的新加坡居民表示赞同。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公布的《新加坡2020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新加坡有超过40万人患糖尿病,相当于平均每九名新加坡人中有一人患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数逐年上涨已经成为困扰全球多个国家的医疗问题。截止2019年数据调查结果,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16亿,已成全球第一糖尿病大国。

除糖尿病外,过量摄入糖分还会对身体血压、心脏、血管、牙齿、骨骼、代谢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含糖饮料则成为大众摄糖的“重灾区”。早在2015年《Circulation》杂志一项研究就揭露了含糖饮料与慢性病死亡的关联。研究指出,摄入含糖饮料估计可导致全球每年18.4万例死亡,其中13.3万例死于糖尿病,4.5万死于冠心病,6450例则死于癌症。

为进一步控制我国居民人均摄糖量,今年4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与此前2016年的版本相比,对饮食“控糖”提出了更详尽的指导与要求。指南指出,居民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相一致。

曾有实验将市面上在售饮品的含糖量用方糖形式表示,某柠檬茶饮品容量500ml含糖量居然高达65g,也就是14.4块方糖,换言之如果一天中只饮用一瓶该饮料,糖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世卫组织发布的建议标准。与其相反的是,天然茶饮、添加甜味剂饮品在含糖量一栏数字则显示为0,健康属性显然更胜一筹。

新加坡新规多次狙击含糖饮料,居民健康问题首要关注货架上的“隐形糖”

随着糖危害不断被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自发减糖、控糖。在新加坡新规公布当日,该话题在我国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关注,阅读人数累计超4亿,多数网友持支持态度并阐述了过量摄糖的危害。“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正在成为当下年轻群体正在践行的饮食新标准,而天然甜味剂饮料的出现更将“全民减糖”的意愿往前推了一大步。

资料显示,甜味剂在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部分品种使用历史已长达100多年。在安全性方面,甜味剂已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像赤藓糖醇、木糖醇等“糖醇类”天然甜味剂已经成为当下市场最火热的蔗糖“代替品”。以赤藓糖醇为例,有研究证实当人体摄入赤藓糖醇后血糖并不会产生波动,换言之该品类在给人甜味的同时却不参与血糖代谢,为嗜甜人群提供了更多元、更健康的新选择。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显示,随着大众减糖意识的提升,无糖饮料市场正在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有望在2027年达到276亿元。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新规对准“含糖饮料”,在全球减糖热潮席卷下,无糖饮料或将为大众带来减糖新思路。(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