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 正文
发私信给周蕾
发送

0

阿里为什么敢这样变革?

本文作者:周蕾 2023-03-30 18:44
导语:世界越变越复杂,张勇用“敏捷”做出回应。

十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时任通用电气(GE)董事长的杰夫·伊梅尔特,偶然在YouTube上看到波士顿咨询高级合伙人莫里厄的演讲。

莫里厄的一句“世界越变越复杂,组织却以越来越多的官僚主义来回应”,直击杰夫内心。

甩不掉的官僚主义

接下来莫里厄口中的每个字,都仿佛在和杰夫进行灵魂对话。

“1955年以来,世界变复杂了6倍,组织的复杂性则增加了35倍。这意味着更多的会议、更多的部门、更多的流程、更多的监督和工作汇报。

每当出现问题或机会,会诞生另一派官僚势力,它们一旦存在,就很难消除。这一切都减缓了决策的制定,扼杀了创新。

员工更感觉像是困在了迷宫,他们在官僚机构数不清的要求下,变得精疲力竭、压力重重。”杰夫在《如坐针毡》中回忆道。

这正是GE乃至全球多数大型企业的处境。

组织笨重且官僚化,其显著特征是各业务板块,普遍存在“为了给CEO汇报而汇报”的工作态度。他们不为业务和客户负责,而是用漂亮的数字或故事,取悦甚至欺骗CEO,以便升职夺利、扩编揽权。

杰夫和莫里厄一致认为,要扭转这一局面,企业需为各业务一线的决策者授权:让他们对自己的业务全权负责。

十年后的今天,经历了黄金时代的高速增长,很多中国大型企业似乎也开始面对通用曾经的问题,越发庞大的组织引发一系列问题:反应迟缓、唯上主义、把人和钱用在刀背上……每一步都像走在泥淖,多做、少做、不做似乎都是错。

在不健康的组织里,每一次应对危机的办法,几乎都会变成新的危机。相比而言,年轻的后来者们,没有历史包袱,出招凶狠,身手凌厉,展现出更加迅猛的机动性和执行力。尽管他们在人才、资金侧相比大企业没有明显优势,但他们能够把人才和资金更有效地组织、运作起来。

事实上,如何避免GE这样的大企业病,一直是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命题。特别是在飞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这个命题的回答会更为艰难——增长虽未明显放缓,但稍不留神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而阿里巴巴,迈出了堪称历史性的第一步。

2023年3月28日晚间,阿里宣布,将成立阿里云智能、电商、海外、本地生活服务、菜鸟、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转向“阿里巴巴集团 + 6大业务集团+ N个业务公司”(1+6+N)的组织架构。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实行CEO负责制,人、财、事全面独立经营管理。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将向投资控股公司方向靠拢。

各业务集团具体安排如下:

云智能集团,由张勇本人兼任CEO;

淘宝天猫商业集团,戴珊任CEO;

本地生活集团,俞永福担任CEO;

菜鸟集团继续由万霖担任CEO;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蒋凡任CEO;

大文娱集团,樊路远担任CEO。

此外,阿里还有多家独立业务公司,包括传说正在筹备独立上市的盒马,外界熟知的飞猪、阿里健康、平头哥,去年刚刚成立的瓴羊等。

张勇在阿里内网回应员工时强调,这是阿里巴巴创办24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是生产关系变革最剧烈的一次,变化之大前所未有。

他在内部信中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新型治理方式的探索,始终用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驱动先进生产力的释放,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

核心原则:让听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注意到,本次调整中,最受关注的一点是,各个业务集团将能以更敏捷的姿态独立面对市场竞争,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将保留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面向员工的激励手段更加灵活。各家分公司不但在薪酬上拥有更大自主权,甚至可以安排自己的股权激励。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如云计算这类业务,眼下已发展成熟,但业务特点鲜明,行业竞争激烈,如果可以进行单独激励股权,无疑大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重构国内云计算行业的薪酬结构。

张勇在内网回应员工时也坦言,“融资上市本质上就是市场检验。大到机构小到个人散户,愿意来认购你的股票,说明你的业务就做好了,你受欢迎。这比打3.5分,打3.75分,打3.25分,要有力得多。

这个背后也解决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大家不是为了完成绩效聚到一起,而是共同做一项事业。事业是不是成功,不是靠绩效来考评,是靠市场来检验。”

另外,阿里也明确提出,要将中后台职能部门全面做轻、做薄。

张勇在内部信强调,此前积累的中后台能力,将有序进入到相关业务集团和公司;多个业务集团和公司所必需的共享中后台服务,将通过专业服务公司的模式提供。这也意味着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将走向“快中台,强前台”。

近年来,外界对阿里中台的拆与建,产生了不少质疑的声音。但事实上,中台从无到有,再从厚到薄,恰巧说明了阿里组织变革如何应时而变、践行敏捷原则。

2015年,张勇接任阿里CEO后,对症下药地提出了“敏捷组织”这一理念,期望针对性解决企业扩张带来的六大疾病:客户定义不清晰、战略目标模糊、业务策略缺失、组织阵型僵化、事业部一号位能力问题和企业的官僚文化。

阿里巴巴近年的历次组织变革,从中台战略到多元化治理,再到此次的“1+6+N”,都是“敏捷组织”理念的落地和进化。

2015年起推行的中台战略,是基于互联网由线上向线下渗透的大趋势。在探索陌生线下业态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必须既保持前线业务单元足够的灵活自主,又要防止资源浪费的“重复造轮子”问题。“大中台、小前台”的战略,能让直接面对用户、商户的业务部门轻装上阵。在此阶段,盒马等一系列业务在中台的调度加持下,得以迅速上马、开疆辟土。

在2020-2021年期间,阿里的组织战略进一步升级,强调“要把中台做薄”,但敏捷、灵活、高效依然是核心思路。其中业务总裁要承担起小CEO的职能,不仅要管业务,也要管财务、法务、人力、公关等。

而此次“1+6+N”的架构延续和升级了此前的战略,意味着从今往后,阿里集团与旗下各项业务的关系,将更接近投资控股。各业务集团治理架构独立,成立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资金和人才的调配、战略方向的规划均由其自行决策。

在过去数年时间里,这批业务集团和独立业务,许多已经进入成熟运转阶段,形成独立经营环路。这次调整相当于进一步解除他们的开火权限制,直面市场洗礼,创新激励的可能性也会随之而来。

换言之,要让听到炮火的人指挥战斗,让有信息的人作决策。

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演变,非常讲求权变思维,要求管理者在动态中寻求最优解。要解决自主权危机,应当遵循的一条分权原则是:分权的多少,与信息的分布有关;信息越多的人,越应该多参与决策。

互联网大厂经历体量爆炸式增长之后,容易变得规模臃肿、组织冗杂、官僚主义盛行。很多想法从一线战斗员工一步步向上传递到集团高层,再由高层做出决策下达处理意见,回到一线执行,这一过程太过漫长,中间还会因为复杂流程、部门内斗而导致动作变形,最终错失发展良机。

张勇也在内部信中提到,让组织变敏捷,让决策链路变短,让响应变快,是本次变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只有让业务单元实现完全的灵活自主,同时又有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大公司内部才会有望产生颠覆式创新。

一场持续八年的“敏捷挑战”

大公司的组织治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集团层与业务单元的协调性。而阿里的解法,与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模式,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阿米巴模式的核心是用财务手段,把企业的核算规模变小、变得可控,然后强调收益成本核算的方法,按照财务原则来统领和管理公司。

2010年日本航空宣告破产,稻盛和夫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出山接管了公司,改造手段就是阿米巴模式。

稻盛进入日本航空公司之后,他发现公司的组织架构图,有垂直的业务管理轴线,但在公司的顶层,有一个负责综合统领的部门:经营企划总部。此机关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发力点,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我们常说的集团管理与中台层,它承担了巨大的经营责任,是整个日本航空公司管理活动的发动机。

稻盛利用阿米巴模式把“业务部门”彻底推到了第一线。过去他们并不承担明确的收入责任,也不重视对成本的考核,一切战略和任务,都听经营企划总部的安排。

稻盛到来后,把集团的权力,完全下放给一线部门,并对每条线进行非常独立的财务核算,让他们有权决定产品价格和成本的结构安排。部门之间的互相支持,属于“亲兄弟、明算账”的服务购买关系,进一步建立起了各部门的利润意识,更重视成本控制。

原来大权在握的集团经营企划总部,被退后到了整个组织的最后一条线,承担着职能性辅助、保障和支持的功能。

最终日本航空涅槃重生,稻盛因此再度封神。

大公司的集团线承担着各业务单元的预算分配、IT建设、人事、文化塑造、跨部门协作等工作,虽然可以提供标准化服务,但也必然可能变得臃肿。业务板块的管理层,则逐渐形成了“唯集团层为首”的认知:集团领导才是他们的客户,搞定了集团,就搞定了预算、HC和流量。

这造成业务管理层,缺乏经营意识、缺乏长期主义,只关心表面数据的增长,不重视成本、利润、健康度。更有甚者如巨婴一般,规模不小、要求不少,只等待集团喂食资源,创业精神一直在钝化。

决策流程上,听得见炮火的业务层却不对业务真实需求负责,只对集团意见负责;而集团层又往往因为远离业务一线,隔空决策、频繁失手,随之给业务层带来负面影响。

阿里的这次调整,和稻盛的改革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各业务单元财务独立、集团与中台让权。不同之处在于,阿里的改革,起点更高、更为彻底。

如今的阿里巴巴,活跃买家数超13亿、GMV超8万亿,员工总数超过二十万人。而阿里的掌舵者张勇,正巧也是财务出身。他见证过淘宝天猫等关键业务的成长,也非常清楚组织的活力与敏捷,对阿里这艘大船的航行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发送给员工的全员信中,张勇表示:面向未来,每个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必须积极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形成各自的发展战略,快速决策、努力进取、勇于创新,直面市场的考验。让每一位阿里员工回归到一个创业者的状态再出发,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也必然会释放巨大的活力。

张勇有能力让这场变革走向成功,而时代也在期待阿里的这场变革走向成功。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云计算、To B、金融科技。丨微信:LorraineSummer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