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智能驾驶 正文
发私信给姚单
发送

0

半年收获自动驾驶卡车双城编队牌照,这家自动驾驶公司如何穿越「无人区」?

本文作者:姚单 2024-05-24 16:06
导语:如何做到无人化且规模化,是小马智卡面临的考验。

自动驾驶卡车大规模商业化的难度和前景一直备受关注,小马智行有望迎来新突破。

雷峰网《新智驾》获悉,5月23日,小马智行获得北京首批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许可,这是继去年11月获得广州首个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牌照后,小马智行获得的又一编队自动驾驶牌照,使小马智行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双城编队自动驾驶许可的企业。

基于此许可,小马智行将在京津塘高速等路段进行“1+N”编队自动驾驶测试,为大宗商品规模化自动驾驶货运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成立至今,小马智行已经多次获得行业首个或首批自动驾驶卡车牌照,无人化与商业化规模化驶入快车道。

三年验证,小马智卡开启商业化

作为小马智行三大业务线(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卡车及乘用车智能驾驶)之一,小马智行卡车业务可追溯到2018年。当时小马智行在Robotaxi方向做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后,开始探索出行之外的场景。

经过一番调研,小马智行团队发现物流业的市场规模与出行相当,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在物流领域内,很大一部分货物运输依赖于公路,而自动驾驶卡车技术有望在这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单就公路运输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数万亿元的巨大产业,前景很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洞察,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卡车的应用场景上直接瞄准市场最大的干线物流。

2018年下半年,小马智行组建了一个不到五人的小团队,探索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后来推出卡车业务品牌小马智卡。

半年收获自动驾驶卡车双城编队牌照,这家自动驾驶公司如何穿越「无人区」?

然而,万事开头难。最初的团队只有三个人,虽然都是技术干将,对自动驾驶技术有着极高的兴趣,但他们却从未近距离接触过真正的自动驾驶卡车。这种情况不亚于一穷二白,要人没人,要车没车,而未来又是未知的考验,团队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团队调研了市面上几个做得好的卡车品牌。比对之后,小马智行最终选定某汽车品牌销量比较高的一辆卡车,以改装的方式打通这辆车的各种线控技术。

作业地点在广州的一个物流仓库里,这是小马智行专门租来停放卡车的地方。为了方便办公和测试车辆,他们甚至在仓库内放置一个集装箱,改造成一个板式办公室。这样一来,办公地点与测试车辆地点之间实现了零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回忆起那段日子,小马智行智慧物流总经理贺星感慨颇深。他表示,为了追求速度,团队几乎是卡车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这种拼搏精神,正是小马智行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经过四个月的努力,小马智行改造后的卡车成功完成了在广州单向30公里的全闭环测试。到2018年12月底,这辆卡车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对外演示任务,团队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标志着小马智行完成了自动驾驶系统迁移的第一阶段。然而,要用自动驾驶重卡解决物流行业的运输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2020年之后,小马智行开启了卡车业务的第二阶段——技术验证阶段。

半年收获自动驾驶卡车双城编队牌照,这家自动驾驶公司如何穿越「无人区」?

在这个阶段,小马智行主要做了两件事。首先,他们选择了一款当时市面上最好的线控系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自动驾驶的套件方案。他们形成了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的自动驾驶方案,并针对自动驾驶重卡高速场景,额外加装了长距离识别、变道辅助的毫米波雷达和长距的算法能力。

其次,小马智行在算法能力上进行了提升,并快速扩充了自动驾驶卡车车队和跑测的规模。这使得他们的卡车自动驾驶里程有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几个月内只积累了几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到2020年底,小马智卡已经完成了80万公里的自动驾驶里程累计。

同时,小马智卡的线路也在不断扩大。最初,他们只是在广州跑一条固定路线30公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以广州为中心,逐渐辐射大湾区,线路从一条扩充到十条,原本的单程30公里也扩展到了400公里。

经过三年的技术验证,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为了搭建商业闭环,小马智行卡车事业部于2020年诞生,开启商业化道路。团队规模也从最初的3人扩大到数十人......

随着小马智行卡车技术不断进步且影响力扩大,逐渐有一些实际物流运输的业务合作,成功突破商业化的门槛。

“黄金三角”加速智能重卡规模化商业落地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卡车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商业化无疑是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然而,小马智行在卡车业务上的发展逻辑却显得尤为清晰,从系统迁移起步,经过技术验证的磨砺,最终迈向商业化运营的广阔天地。

2022年11月,小马智卡与中国外运成立青骓物流,又与三一重卡展开合作,形成自动驾驶公司、物流公司以及重卡制造商的智慧物流“黄金三角”。

几乎同一时间,小马智行第三代自动驾驶卡车软硬件系统发布。该系统方案面向干线物流业务需求设计,可在繁忙的高、快速路上实现 L4 级自动驾驶功能。该系统已率先应用于小马智行与三一重卡合作打造的首款自动驾驶重卡产品,已向青骓物流交付首批智卡。

目前,青骓物流是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卡车车队,智能卡车数量超过200辆, 小马智卡与青骓物流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500万公里;自动驾驶商业运营里程150万公里。

小马智卡还为“大宗商品专线运输场景”定制打造“1+N形式”的编队自动驾驶产品方案。“1+N”形式是由一辆自动驾驶卡车领航,引领多辆L4级自动驾驶卡车行驶。通过“1+N”编队自动驾驶形式,可极大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按照相关管理细则规定,目前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卡车编队前后车主驾驶位均需设安全员。后续政策将逐步有序推进编队后车从“主驾无人”到“车内无人”进程,可以减低司机成本。

半年收获自动驾驶卡车双城编队牌照,这家自动驾驶公司如何穿越「无人区」?

自成立以来,小马智卡先后在广东、北京等地取得首个或首批的自动驾驶卡车道路测试许可和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等,应用场景涉及长途干线物流、大宗商品专线运输、港口内/外倒短运输。

然而,对于自动驾驶卡车来说,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在无人化和商业化规模上取得更大的突破。这也是小马智行在2020年底成立卡车事业部的重要原因,其背后的动机正是为了推动这两个维度的快速发展。

小马智行副总裁李衡宇表示,虽然小马智卡已经跨过了商业运营的门槛,但要想实现真正的无人化运营,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下一个最难的阶段就是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并成功跨过无人的门槛。这一步的难度远超过前三步,有的公司甚至会被永远卡在这一步。

好在,自动驾驶卡车技术迭代非常快,头部公司已经触及到无人化的门槛。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李衡宇充满信心地表示:“路虽长,行则将至。”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资深编辑

长期关注出海赛道,欢迎大家找我爆料~微信:ydinitialheart。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姓名及来意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