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医疗科技 正文
发私信给李雨晨
发送

0

专访经纶世纪余中:“防大病、管慢病”背后的技术与商业思考

本文作者:李雨晨 2017-10-31 23:30
导语:这个领域不太可能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因为医疗行业的赛道非常细,但是从平台角度的来讲,会出现一些非常重要的整合式大平台。

有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的医疗人工智能企业一共有 243 家。其中,国内有 70 家。尤其是从2016年政策放开后,医疗智能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在人工智能的热潮下,资本纷纷入局这一行业。截至 2017 年 8 月 15 日,国内医疗人工智能公司累积融资额已超过 180 亿人民币,融资公司共104家。可以说人工智能的风口大半是吹到了医疗人工智能。

和很多在该领域的其他公司相比,经纶世纪的产品线似乎走的是大而全的路线,雷锋网记者在采访余中博士前曾质疑:这种“齐头并进”的模式是否适合底子薄弱的创业公司?人工智能医疗领域中遇到的普遍难题,比如数据采集、商业化落地等问题,经纶世纪要如何解决?近期,雷锋网就上述的问题和经纶世纪创始人余中博士聊了聊经纶世纪背后的创业逻辑。

专访经纶世纪余中:“防大病、管慢病”背后的技术与商业思考

架构师出身的创业者

雷锋网了解,余中博士除了是经纶世纪创始人兼总裁,同时还担任:国家卫计委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标准评估体系与保障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学物联网发展专项基金秘书长、国家开发银行-国开金融绿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专家。

在创立经纶世纪之前,余中博士已经在美国硅谷生活了 20 多年,他曾就读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并在美国 AT&T 公司担任技术总监、网络总体设计师。

余中博士表示,回国创业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2010年,余中博士是作为北京海外高端人才、政府特聘顾问回国。而真正让他决定回国创业还是基于当时的大环境:医疗健康领域成为全球热点以及物联网概念的兴起。

余中博士的判断依据有三点:首先,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代表的前沿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并开始普及了;其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范围之内,各国政府都遇到人口老龄化和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挑战。特别是在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全球第一,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大;再次,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好的三甲医院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上广几个大城市。致使全国的患者都往这几个大城市挤,压力非常大。

作为一名架构师出身,崇尚系统论的创业者,余中博士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从“顶层设计”出发,他认为,医学服务的本质是“防大病,管慢病”:在日常健康管理中,应该实时监测潜在病变问题,在恶化为大病前及时遏制;对于已然发生的慢性病,应该提供持续的干预与管理,防止慢性病转为大病并发症。譬如,当糖尿病病人缺乏有效的日常干预与管理,就很可能造成视网膜病变乃至失明的严重后果,一旦转为这样的大病,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是巨大负担。

因此,他认为公司搭建覆盖医疗全流程的产品架构体系比单纯的做某一款产品更有前景和意义。从通讯信息技术领域转身投入到医疗人工智能,在这样的思路下,余中博士创立的经纶世纪在医疗行业已经走过七年的时间。

相关的产品线

在采访中,余中博士也说到,虽然科技和医疗相结合是未来趋势,但是创业途中也遇到很多困难,医疗存在政策法规和行业特性,经过一番摸索,最后我们决定要建立基于技术为主导的医疗生态产业链。“产业链一定是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术后康复’的全过程。从底层设计开始,覆盖到各个不同的链条。但是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一上场我们就要把最核心的东西做了,有核心的技术和模块,后面就能整合成一个开放式的平台。”

健康医疗大数据、医学 AI 引擎以及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的三位一体核心技术,这就是余中博士所构想的核心模块。“我们认为在这个三位一体的平台上,能够把相关产业链上的公司连接起来,逐步打造一个开放式闭环。开放和闭环,这是两个非常核心的要素。我们不认为其他做影像产品的公司不好,而是我们在一开始的逻辑上就是不一样的。”

目前经纶世纪公司的产品及服务涵盖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疾病筛查与评估系统(甲状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诊疗系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辅助诊疗专家系统,全科医生智能助手机器人)、疾病康复系统(甲状腺术后)、健康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如果从医疗流程上来划分,在预防、诊疗、康复等环节都有所涉猎。

采访中,余中博士笑着说道,“有人说我们一个公司做了大概三四个公司的工作,而我们认为必须涉足到医学服务的环节,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到跟踪管理、从单病种到亚健康,我们都需要有所作为。”

数据需要与协会合作,与专家合作

余中博士在谈及选择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时,特别提到,对于结构化知识的处理,人工智能确实更胜一筹,尤其在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想要达到 AI 医疗能力的飞跃,数据是根本。

余中博士带领团队以技术合作方的身份帮助健康医疗行业组织开展各项医学科研及应用项目,包括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医师学会等合作的重点科研及适宜技术应用项目,经纶世纪得以接触到全国数百家三甲医院、近6000万人的体检及疾病诊疗大数据。

“我们需要和这些协会合作,了解专科医院、中心医院、基层医院在健康管理和疾病诊疗等方面的需求,政府的思路是什么。我曾经思考过,医学本质上怎么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赋能。人工智能类似于互联网,要以医疗为核心,即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前几年‘互联网+’的概念成为风口,挂号、问诊、支付都互联网化,虽然这些方式带来了很好的效应,但是没有和医学的本质融合。”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经纶世纪与行业组织的专家合作,参照国际、国内有关医疗信息化标准与指南,制定了适合于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建立统一的描述,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转换与编码,构建标准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将各种医学参数(指标、症状、疾病)建立相应对应关系及知识图谱。

为了构建这个数据清洗系统、知识库及大数据管理平台,经纶世纪用近两年时间,目前经纶世纪还有一个全职医生团队有十几人,在前期的数据清洗、标注过程中提供智力支持。余中博士表示,数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数据质量,它不在于数据量有多少,数据质量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数据采集的时候,它的本质是什么数据,第二个就是管理问题,把它清洗到什么程度,最后保证它的质量能够满足我们应用的质量要求。”余博士在采访中说了一句开玩笑的话:

“什么叫人工智能?你有多少人力,你就有多少智能。”

虽然耗时很久,但是这个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后来其他产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用全科医生智能助手赋能基层

在采访过程中,余中博士重点向我们介绍了经纶世纪智能健康服务机器人,与卫计委及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全科医生智能助手”的试点工程,目前已在安徽等地的基层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结果在年内将对外公布,推动大范围的应用推广。

余中博士作为国家卫计委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标准评估与保障专家委员会专家,他认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非常重要,但核心问题是基层全科医生。如果基层全科医生不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基本诊断与评估,那分级诊疗就可能成为一个形式化的东西,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国家要建立基层医疗体系,但是体系建立完,能力也需要建设起来,如何给体系赋能?第一个,下乡;第二个,培训。这里面存在几个问题,以大医院支撑基层社区会造成供求不匹配,大医院的医生都是专科医生,骨科的医生不会给你看心脏病;其次,基层医生的水平较弱,培训医生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国家也会承担很大负担,很难进行大规模组织。”

因此第三条路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全科医生智能助手

“全科医生智能助手”机器人拥有对常见疾病诊疗、慢病管理的自主分析能力,帮助基层全科医生对患者进行疾病问诊、数据采集及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遇到不可处理的病症则通过机器人及智能健康云服务平台即时连接专科医生进行远程医疗与咨询服务,并实现相应分诊、转诊服务。这样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可以“赋能”基层全科医生,帮助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实现涵盖家庭医生、智能分级诊疗、急慢病双向转诊的创新服务模式。

从基层社区到家庭管理

在采访中,余中博士向雷锋网透露了全民医生助手机器人未来的动作:从基层社区到家庭。在全科医生签约的家庭中推广智能家庭医生机器人服务,与全科医生智能助手机器人实时连接,为家庭成员提供线上线下联动、全时间全科医疗与健康管理、自我管理指导服务。

“我们的计划分两步走,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一个全科医生服务500家到800家(国家规定),通过社区的全科医生进行赋能,目前的签约现在平均下来达到30%,接下来我们要实现至少 90% 的家庭都有家庭医生。第二步就是进入家庭,我们做一个子母机,母机在全科医生社区,子机就延伸到家庭里。”

这个风口极其重要,余中博士把它叫做“路口化”。“我们要永远占据路口,当你把路口占据完了之后,后面有很多要做的事情。医疗、健康、养老,这是三个大的领域,做好这三个领域我们再把疾病诊治,医药保健品、生活方式管理迁移过来,还有第三方检测、远程医疗、专家指导等一系列端口。先赋能全科医生,再进入家庭。全科医生服务的应用场景是在社区医院,真正提高它们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智能终端,再辐射到家庭里面去,这是我们基本要做到的。”

谁来为商业模式买单?

健康医疗人工智能产品研发难,同时由于其创新性,通常会打破旧有的生态体系,所以找到正确的付费方也不容易。从商业模式来看,建立简单的“双边市场”(买和卖)的商业逻辑很难实现。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经纶世纪摸索出一个“多边市场”的商业模式。

余中博士强调,经纶世纪不是提供一个简单的医疗产品,而是打造一个服务的闭环,包含疾病预测、预防、诊疗、康复,并通过支持全方位的服务,撬动支付方的支付意愿。通过不断的实践,经纶世纪将以上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摸索出一个“多边市场”的商业模式,付费方包括企业、商业保险、医保。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员工健康管理是企业所关心的。经纶世纪为企业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疾病筛查、慢病管理服务,在智能化、用户体验、管理效果评估、健康管理组织竞赛等方面满足企业对员工开展健康管理的需求。

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控费一直是保险公司的营收关键,经纶世纪的大数据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疾病筛查评估、慢病跟踪管理系统,可助力保险公司提供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服务。经纶世纪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基于中国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核保引擎,用于保险产品设计、差异定价、保险控费。

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业务场景

按照公司的发展路线,经纶世纪正在沿着从单病种疾病的辅助诊断走向综合性常见疾病辅助诊断与健康管理,从数据到服务,从院内到院外,从中心到基层,从线上到线下,从云到端,最终形成一个 AI 医疗健康的生态系统和服务模式。

对于热门的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产品落地。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因素,余中博士认为,首先需要过硬的技术,要在核心技术上有很强的壁垒。其次,是企业的业务场景。“如果只有影像的评估而缺乏后续的健康管理等服务链条,是很难形成商业模式的。技术一定要跟业务场景结合起来,需要你对所要服务的环节,以及环节的周边,有非常深刻的认知以及相应的资源。”

那么如何做好应用场景的工作,他认为一定要寻找合作。未来几年,AI医疗行业将有更爆发性的增长,每个更细分的领域都有出现巨头公司的可能,未来行业中的公司之间的协同远比竞争更重要。医疗行业的合要变成一个常态,要变成一个必须品。

2020年可能会是特殊的一年

以共享单车为例,每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面临行业洗牌的局面。那么在医疗人工智能行业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在采访的最后,余中博士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于医疗人工智能未来的理解:这个领域里面不太可能出现赢者通吃的局面,因为医疗行业的赛道非常细,各个不同领域都会出现非常优秀的公司。但是从平台角度的来讲,我觉得会出现一些非常重要的整合式大平台。一旦技术和应用形成一种模式,超级公司一定会出现。

“我认为在接下来两三年之内,就是在 2020 年之前,会出现一些超级公司,因为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我认为会出现一些超级公司(就现有行业积累的程度而言)。这些超级公司的特点都是有核心的技术、资源、理念、有能力来整合产业链中间的重要环节。”

最后一个小插曲

余中博士在结束之余还和雷锋网记者探讨了一个有意思的哲学问题:人工智能的边界在哪儿?哪些东西是属于人工智能的,哪些东西属于人的。

以下为余中博士的原话:

所谓的属于,意思就是说,现代或者未来能达到都没关系,是不是终有一天能达到这种情况——这些是属于 HI 的、那些是属于 AI 的。我认为这中间必然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到底在哪?这是我特别想知道的。

我希望医疗健康像个游乐场,我们就像一群孩子一样在探索未来。一方面医疗健康是我们主打的目标,我们的目标不光是把这个做好,我们最终想在人工智能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行业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寻找一些普适的规律。

这个规律能引导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能够造福人类,不仅仅是从医疗健康这个领域。这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其实大家都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我们觉得大家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在这个时代合作远远大于竞争,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得这样做。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